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析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王启锐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优化教育教学成为重要的探索方向
        王启锐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解放路第一小学237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优化教育教学成为重要的探索方向。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将语文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保证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不仅要实现教学上的高效,也要关注学习高效。本文以“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析”为题,以生活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情境教学,抒发学生情感;合作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游戏练习,巩固学生知识为主要论据,从四个方面探究与阐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路径,致力于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教学;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学通常对教材进行照本宣科,向学生传递一些语文知识。但是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经常会教学方式单一、日常用语等因素而产生疲惫的心理,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为此,教师应该革新自身的教学思想,立足小学语文学科特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点,挖掘课本内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工作所总结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的教学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生活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言表达作为人们日常沟通的主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知识作为传递的主要内容,举例内容也与小学生的生活不贴近,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分离,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质量。为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与学生贴近的生活话题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进行连接,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知道自己的同学来自哪里,家住何处吗?”此时学生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回答,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开始询问周围身边的人,瞬间将课堂的热烈氛围点燃。教师再问:“你们在生活中会找彼此玩耍吗?还是在学校才能够碰面?”学生回答:“家里离得近可以玩耍,远的只能在学校碰面。”教师:“对,现在有一群小伙伴跟你们一样,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甚至民族都不一样,但是每天都会在学校碰面,做彼此最好的朋友,你们知道是哪一所学校吗?”预习过的学生都回答:“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该方式,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与文章内容连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亲切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情境教学,抒发学生情感
        每一篇文章都有具体地内容烘托出特定的情境,带给学生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在心灵上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既能够增强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也能够抒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打造二维情境;可以通过故事讲述渲染情境;可以通过交流与互动营造情境。不论是哪一种方式都能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例如,教师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提前在网络上找寻了关于中国梦的视频,然后在课堂中进行播放,莘莘学子在课堂中读书写字,工程师在项目上创造奇迹,街边老人捧着一本书在阅读等画面,搭配上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的音乐,最终出现中国崛起的汉字,不仅为课堂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情境,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眼球。此时教师再为学生引出少年周恩来的读书故事,将学生的思维引到课本内容中,既实现了情感升华的效果,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与读书。总之,情境教学使学生平静的状态受到情感的波动,以思想驱动学生的行为,是引导学生不断向前的动力,更是学生高效学习的保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合理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


        三、合作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不高等因素,认为其不适合开展合作教学。但是合作教学能够优化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很多问题,如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生合作协调能力不足、学生思维不够发散等。为此,教师可以在传统合作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优化,立足小学生合作学习现状,有效地控制课堂秩序,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完善自我,并使语文知识得到二次传播,切实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与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学《牛郎织女(一)》时,由于课本内容较长,首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分段朗读,让所有学生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教师向学生发布合作学习的任务:“文章中的人物分别代表了哪些思想?整个故事传达什么精神?”此时学生们先进性自主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草稿本上,紧接着向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大家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并说出哪些是正确的,为什么?哪些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当学生讨论完毕之后,教师再与学生一同进行探究与总结,最后得出,牛郎与织女代表的是劳动人民,王母代表了封建势力,他们之间的斗争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曲折反映,整个文章传达劳动人民追求自由幸福、反抗压迫的精神,同时也鞭挞了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
        在整个小组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倾听与分享,了解小组内其他成员的优势,清晰地认知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取长补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大家不同的思维在分享中产生碰撞,也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此外,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及时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进程,发现阻碍他们探究的因素,并积极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更加顺利地完成小组的探究任务。
        四、游戏练习,巩固学生知识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练习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生字、语言表达规律等知识记忆更加牢固,经常会通过抄写生字、做试卷等方式,延长学生的记忆点,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但是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感觉到枯燥与疲惫,对语文练习产生抵触心理,为此教师需要寻求更加新颖、有效的练习方式,通过课上的时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记忆知识。由此作为小学生热衷的活动之一,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思维、精力都得到集中,是加深学生印象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与练习结合,切实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草原》时,为了让学生牢牢地掌握“毯、陈、裳、虹、蹄、腐、羞、涩、微”等生字,便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一个交互式的生字练习。使学生便玩游戏,边记忆与检验自己的生字学习成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开展“句子接龙”,让学生模仿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第一位学生先说一句,然后第二位学生跟着第一位学生表达继续编创,虽然加大了练习难度,但是学生的精力也得到了集中,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高效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对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资源与方式,还转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与教师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要肩负起奠定语文基础的使命,立足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症下药,研究出更符合现代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新颖的学习体验,才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董淑红.关于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的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12-13.
        [2]胡明荣.浅谈如何以人为本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20(84):23-24.
        [3]王彦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浅谈[J].学周刊,2020(28):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