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德育和初中语文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王冬梅
[导读] 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在教育领域中更加重视德育教学的落实,培育多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王冬梅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第二中学校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在教育领域中更加重视德育教学的落实,培育多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学是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中同样重视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以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落实德育教育,为学生个人观念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学;融合措施
        “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德育教学的对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在生活中抵御风险的教思想观念。德育教育一直处于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以往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德育教育处于教学的边缘化,影响了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育。鉴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引领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多元化教学形式的实施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的内在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潜移默化的落实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在此,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简要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式方法。
一、有效利用中华诗词,深化情感思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精神的载体在表达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情感,是培育学生内在思维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德育教学更加行之有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古诗词中含有的深厚情感,引导学生继往开来,既强化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又强对学生的个人情感的培育。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更加重视引导学生探究诗词中的字词的意象的表现,诗人情感的表达,忽视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产生情感共鸣,继承混合发扬文章中优秀的是思想品德。在现代化语文教学中,教师能够以教材为依托,借助多媒体的光影技术直观的呈现文章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有效的渗透情感教育。
        例如,在学生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首诗中,老师可以结合文章的意境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合理的结合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场景,引导学生有效的诗词中的情感内涵,培育学生的品德意识。如老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与感情的朗读,通过视频视频快速的展示诗人的生活背景,使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古诗表现出的思想内涵,深入体会诗人的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引领学生树立关爱社会的崇高梦想。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古诗词教学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优化落实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创新多元教学形式,落实德育渗透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的深入落实,推动了教学形式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便于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丰富多样的教学的方法逐渐在语文教学中推进德育教育。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对于德育教育的关注度较低,教学形式较为单调,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德育教学也较为拖沓。基于此,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需要教师创新的应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串联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教学模式,通过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落实行为品德的培育,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养。
        例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学习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和探究的合作小组,在集体讨论中集思广益,既有效的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又结合教学内容落实德育培育。如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和”的主题,小组探究拟定宣传标语,培育学生在深入学习中落实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老师通过多样教学形式的应用在引导学生实践中完善自身的行为品德,落实情感教育。
三、结合生活实践活动,革新品德培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拓展课外活动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使学生联系生活实践理解树立优良行为品德的重要性,实现在生活中深入落实下情感实践和学习。优化情感教育不仅需要教师教授学生基础的情感理论知识,而且需要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落实德育教学,引导学生在教学中进行学习和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了解到的优秀事迹,引导学生学习新时代的优良品质,有效的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例如,在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孙权劝学》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人物对话,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学习文章体现的人文情怀,如老师结合生活中学习榜样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体现的“刮目相待”等内在含义。老师将课本教学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有效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避免空洞的说教,将课堂所学知识实践化,提高德育教学的实践性,有效的落实德育教学。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的德育教学要有效的与教学实际融合起来,相互渗透且相辅相成,实现在教学中培育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美德,结合生活实际培育学生的行为品德,卓有成效的在语文教学中渗入德育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情感成长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康春锋.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思考[J].吉林教育,2020(Z4):86.
        [2]韩志荣.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51-52.
        [3]汪进东.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