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唐解
[导读]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唐解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白牙市镇第三小学425900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就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现状进行审视,在此基础上找出学生缺乏语文学习兴趣的原因,并且对症下药。采取直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融入游戏活动、和都属于行之有效的激发策略,笔者将在本文中展开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激发兴趣;语文教学;小学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这样学生就能够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并且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此时的学生就能够有着全面发展的趋势,进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不断地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一、采取直观教学
        语文知识的抽象是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采取措施来化抽象为形象。直观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做的就是将之合理有效地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中。此时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各种教具的应用,如多媒体教具、实物教具、图片教具、模型教具等,旨在让学生对抽象的语文知识有着形象的认知。这样一来,学生的感官就能够受到刺激,学习兴趣也得以激发。例如:《草原》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第一次进入内蒙古大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所受到的热情款待。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着相同的经历,因而他们无法通过文字来感受到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此时笔者就会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草原的一碧千里,还有骏马和大牛、穿着各色衣服的男女老少、少见的蒙古包、特色奶茶和奶豆腐、唱民歌的鄂温克姑娘、套马摔跤的小伙子等诸多画面。与此同时,笔者还会配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一首歌曲,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草原之中,感受到草原的美丽。针对蒙汉两族的深厚情谊,笔者还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向学生阐述了古代汉族和蒙古族之间的仇恨,进而让学生意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都有着从众心理,如果周围的学生都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该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具有参与感,他们此时就要结合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他们进行任务的布置,并且为完成任务的学生提供奖励。这样的话,学生学习的热情就会更加高涨。例如:在进行《江南春》这首古诗的教学之前,笔者就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此时学生就需要以小组的形式展开预习,每一名学生身上都肩负着一定的预习任务,喜欢唱歌的学生需要搜集一些与江南有关的歌曲;喜欢诗句的学生需要搜集一些与江南有关的古诗;擅长查找资料的学生需要去对杜牧这一诗人和其创作该首古诗的背景进行了解。然后学生需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资料的总结归纳,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各种各样的习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小组内每一名成员所作出的贡献都列举出来,并且呈现给笔者,笔者会根据学生的贡献值来为他们进行奖励。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累与《江南春》这首古诗有关的知识。
        三、融入游戏活动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当小学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融入游戏的时候,整个教学的过程就会充满趣味,进而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这样的话,即使小学语文教师没有督促学生,学生也会积极地投入其中。

因而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其中融入教学内容,进而促使学生爱屋及乌,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如此一来,学生就会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例如: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其中就包含汉字、词语和各种优美语句的积累。学生可以在学习课本文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积累,如在进行《竹节人》这一篇文章的学习中,学生可积累的生字就有凛、棍、裁、筹等,可积累的词语就有风靡、威风凛凛、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悻悻等。但积累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枯燥,学生的兴趣也会大大降低。此时笔者就会结合索要积累的内容来为学生进行游戏的设计。针对汉字,笔者就会为学生设计汉字听写游戏;针对词语,笔者就会为学生设计词语接龙游戏。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该游戏中。为了在游戏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学生就需要提前对汉字和词语进行学习和积累,此时的学生就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营造竞争氛围
        小学生的情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进行竞争氛围的营造,促使学生的好胜心发挥作用。学生为了获得胜利,他们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去。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果教师不这样做的话,语文学习活动有可能带给学生挫败感,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就无从谈起了。例如:在进行《桥》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就会为学生进行如下描述:有一个村庄里有着一座窄窄的木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你们能够想象到发生在这座木桥上的故事吗?由此引发学生的猜测。此时笔者就会为学生融入竞争氛围,对猜中故事情节的学生进行奖励。然后笔者就会让学生去展开该篇文章的探究,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2、文章中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有哪些?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4、文章中在描写老汉和小伙子时存在着哪些矛盾?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矛盾?这些问题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答对问题的机会,笔者也会因此予以学生奖励,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
        五、利用各种奖励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奖励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其会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但要想充分发挥奖励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喜好。因而在设置奖励之前,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征询学生的建议,并且选择合理的建议进行采纳。这样的话,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教师的要求或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其进行奖励。此时此刻,奖励会使得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夏天里的成长》这一文章的教学之前,笔者就提前为学生准备了奖励,那就是各种纸叠的小物品。在准备之前,笔者就会询问学生的建议,了解他们的喜好。有的学生喜欢小鸭子,有的学生喜欢小青蛙,还有的学生喜欢花朵,笔者就会提前准备好。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笔者会为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夏天里万物成长的特点有哪些?”、“课文运用的写作技巧有哪些?”等,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回答。当学生答对之后,笔者就可以让他们进行奖励的选择,此时的学生就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为了获得奖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有所激发。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能够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实践。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白的一点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他们需要长期坚持下去,并且不断地融会贯通。这样的话,教师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美红.刍议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J].才智,2017(27):102.
        [2]肖庆莲.激发兴趣,善教乐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247.
        [3]李启舫.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数码设计,2017,6(11):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