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红霞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边院镇济河小学 2716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发展和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在小学阶段下语文课程的开展。然而,在当前阶段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最终导致许多学生逐渐对学习语文知识失去兴趣。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展以学生为主导的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是其中之一,如何做好合作学习成为广大教师所关注的内容。本文对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发展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应用探究
语文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阶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习语文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以提高他们的整体学习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者正在尝试创新他们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不断的应用也得到了深化和完善。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探究能力,并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指明新的方向,作者尝试在小学阶段下的语文教育中进行协作学习,以下是作者总结的一些实践经验。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年龄较小、认知发育不全、自制力、自我调控能力,意志力差等特点,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容易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也不高。很难和别人交流,对于别人的意见和建议难以进行听取。另外,由于组内责任分担不明确,容易引起学生抱怨的心理,可能发生严重冲突,对合作学习的开展极为不利,无法实现组内合作学习的既定目标。
2、分组过程缺乏标准规范
小学生在性格、爱好等方面有差异,在课堂上发挥的主动能动性会有所不同。为此,教师应该尊重并且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选择更加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分组。但是实际上,目前很多教师在语文课程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时,存在对于学生盲目分组的情况出现。教师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使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在小组合作中发挥相关的作用,使学生丧失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导致班级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无法实现教师所预设的教学计划与目标。
3、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存在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的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很容易分神,不积极参与讨论,与同组学生闲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没有有效的组织和指导,不能正确监督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丧失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严重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成果,最终导致小组合作难以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要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
传统模式下的语文课程非常沉闷,没有活力,难以适应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现在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如果只是将学生束缚在课堂之上,很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新科目的教育理念下,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实际教学的需要,不断的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性。想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适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建丰富的情境教育模式,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吸引学生注意。为了让学生专心学习语文,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例如,学生学习语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
学生预习完毕后,老师再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分组。而且,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几个小组讨论。例如,“蝌蚪都遇到了谁”,“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等这样,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学习讨论文章的整体内容,通过老师的问题也能很好地掌握课文的主题思想。这远比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单纯讲解有效的多,而且,小组合作活动能够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知识的学习之中的。更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相比较传统教学方法,学生不会对语文课感到厌烦,反而会因为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而慢慢喜欢上语文课,从而实现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有效学习。
2、构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开放性高效课堂
为了把合作学习更好地运用到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在课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毕竟小学生的各种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老师的依赖仍然很重,这时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同时,教师要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在课程的开展之中将其逐渐重视起来,才能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准确的指导,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和作用。最后,老师应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为学生创建开放的语文课程,也可以通过角色互动等形式来开展语文课程教育。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节课程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感受准备演讲,同时让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这篇课文说好。这时,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应该探讨怎样在课堂上进行表达,以什么为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讨论,最终由一个学生总结并发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深化语文知识内容时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能力,通过在讲台上的演讲锻炼自己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自己想要表达的是团队的观点,因此,学生自身责任感的进一步增加对今后语文学习的开展至关重要。因此,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教师必须重视,合作学习要很好地应用于语文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前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3、优化课后作业
老师给学生课后布置作业时,最好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布置作业。因为这样做最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同时,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育中,老师对于学生课后作业的布置观念依然有些落后。即使留下作业,也会按照传统教育模式的方法留下。也就是说,老师如果不能认识到课后作业合作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性,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在小学阶段很难提高,也难以通过完成课后作业来实现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能够持续性优化自身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实现自身能力水平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新科目的要求下,教师必须利用课后作业这一重要的学习资源。给学生留作业时,布置的作业需要有困难的知识点,也需要有较为简单的知识点,小组也要让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一起,以及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差的同学。毕竟同学之间没有距离感,沟通也很容易,不会产生代沟,有学习不足的同学,学生们因为是学习小组,所以有集体荣誉感,最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作业。这样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帮助,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突破自己。同时让学生彼此之间能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者正在尝试创新他们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不断的应用也得到了深化和完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课程教学时,需要能够立足于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内容,以此实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徐文勇.浅析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展开的策略[J/OL].学周刊,2019(3).
[2]吴岩.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7).
[3]张双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