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青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中心学校 810900
摘要: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内容占绝对比重,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课程开展过程中,阅读教学质量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是因为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学要求。近年来,翻转课堂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全新教学方式,逐渐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应用策略
翻转课堂主要是把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学生们在上课前看视频,阅读相关书籍,查看相关资料等,通过各种渠道完成课前信息收集任务,教师不再占用上课时间,讲授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讨论。课后,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或自主总结等多种方式总结此次学习内容。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们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个性化发展,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便捷的学习。
一、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翻转课堂泛指将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翻转过来,让学生积极探索和学习相关知识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这种模式的应用特点主要体现在这方面。一是改变传统的教学程序。这种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学生应该先在微课视频、课件等基础上进行充分的事前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预习课。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为翻转课堂,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第二,课堂内容更加明确和简化。在这种模式下,课堂内容基本上通过短视频或课件表达,课件播放时间不长,内容更加具体简洁,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重点。这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突破。同时,在课前准备阶段,老师公布的教育视频中,视频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之一,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和传统教学视频的区别。视频中出现的资料照片等内容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保持更多的交流与互动,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的课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有更多的课堂时间来指导小组活动,倾听学生的想法。学生们也从听众变成了教室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小组讨论上。随着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的变化,课堂教学的互动和交流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很多。所以教师在课程的开展中需要能够重视起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以此实现学生在当前阶段下对于课程知识点的有效学习。
二、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应用在课前预习过程中
翻转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需要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改变原来语文教育的基本顺序,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内容,最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需要能够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对于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过程中自主解决问题,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首先教师需要设定教育目标。教师要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综合分析,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其次,录制教学视频。在翻转课堂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视频制作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利用多种教育素材丰富视频内容,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突出学习重点,提高趣味性。教师需要能够控制好视频时间长度,可以保证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师要能够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明确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在教学视频最后针对学生来设置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自行感知对教学视频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整个学习任务,帮助他们自己思考和学习。
例如,在《司马光》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精美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预习活动,然后安排学生通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提出自己面临的问题,通过自己的方法及时解决,记录最终解决结果。视频内容可以侧重于以正文内容为中心制作动画。“一个孩子玩的时候爬上水缸,不小心掉了下去,逐渐沉入岗地,这时其他孩子吓了一跳。只有一个小孩子,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用石头砸了下来。水缸破裂后水流出来,掉进缸里的孩子获救了。”让学生们在这个视频中整理课文内容,更好地理解司马光沉着冷静的态度,在趣味性视频的作用下加强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兴趣。
2、应用在课内教学过程中
为了充分发挥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作用,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前收集相关照片或视频,并在教室展示。因此,指导学生阅读过程教学中的进行学习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在教室里,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测试,检查学生课前准备阶段的情况。然后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解答。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类,布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来讨论和解决问题。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各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的意见,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让各小组总结讨论结果,这样不仅能够深化教育内容,还能启发学生思考,给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授《亡羊补牢》的时候,可以在网上找来故事视频,或者老师自己制作动画,让学生先看视频再读课文。而且,在大家回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而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在这个故事中,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故事中这个人因为没有及时补羊圈造成了什么后果?”“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最后,让学生在再组内部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以调动学习阅读积极性的同时,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式。再例如开展《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看几张照片,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然后播放相关视频,帮助他们理解关键词。在互动过程中,可以重点讲述学生如何看待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充分理解体验后,收集相关的资料,将感情融入到课文的阅读中,促进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发展。
3、应用在课后复习过程中
课后总结有助于让教师和学生了解自身不足的地方,持续性深化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自主总结和探索整个学习任务的所有知识点,在总结过程中帮助学生加强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巩固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来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点。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将该模式直接应用于课后复习中,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通过翻转课堂模式来实现对于知识的自主探索,强化学生自身的学习体系。在实际进行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直接分为多个组,然后在每个组中放置相应的课后阅读任务,使组之间能够进行深入交流和分析,从而起到扩展作用。
例如,教师开展完成《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节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小组讨论任务,“为什么会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让学生能够在课后深入文章之中,找出文章的关键,并且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让学生对于文章中心思想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实现学生整体能力水平的发展与提升。也能够让学生逐步建立有效的学习体系,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们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个性化发展,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便捷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姚福怀.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高中生学习, 2018(6):278-278.
[2]叶圆仔.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实践与应用——以阅读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J]. 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