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龙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中山中学 516211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打造高品质的数学课堂,已经成为教师的共同心愿,对此,在实际进行教学时,教师也应当通过巧妙设导、加强合作、融入生活等策略,优化数学课程的教学形式,从而提升数学知识的讲解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入;合作;生活
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场地,课堂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学生建构知识的效果,而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也开始迈入崭新的发展时期,课堂担任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要助力学生情感体验的优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传统数学课程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数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对此,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地扭转以往的教学形态,倡导新颖的教学方法,以便在优化、调整传统教育方式中,真正地打造高品质的数学课堂。
一、巧妙设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动机,也是促使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基础和支撑,而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开端,巧妙的导入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所以,在为学生介绍数学知识前,教师应当结合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趣味化的导入环节,使得学生从导入出发就对新课内容产生探究的欲望,以便学生可以基于导入走进新课之中,逐步提高学习新课内容的积极性。
例如,在《圆的方程》这节课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学生主动地将目光放在新课上,教师就可以透过情境的创建,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影片,展现生活中的实际情境。随后,围绕影片中的内容,教师向学生提出“你在影片中都看到了哪些图形呢?”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紧接着,教师再向学生提出“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直线的方程,那么圆是否也有方程呢?如果有,应当如何进行表示呢?圆的方程又有几种表达方式呢?”等问题,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学生可以沿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之中,主动展开本节课的学习活动。
显而易见,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导入环节的设计,能够让学生迅速被色彩斑斓、灵动多变的视频资源抓住目光,使得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上,从而为高品质课堂的创建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合作,提升效率
合作学习活动是新课改中所倡导的一种新颖教育手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打破原有教育结构中的封闭状态,从而真正的提高整体课程教学的效果。
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地转变传统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建合作学习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围绕同一个问题进行相互探讨,以便学生在实现思维互补和资源共享中,快速地完成合作活动,真正地提升整体合作学习的效果,助力高品质数学课堂的生成。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中,为了提高整体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就可以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创建。首先,教师先以本节课的内容为基础,向学生提出几个小问题,如“你认识空间几何体吗?”“你知道哪些与空间几何体相关的内容呢?”等。随后,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情况,以及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素养等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为学生进行分组,使得每个小组中的学生之间保持较大的差异。在分好组后,学生在小组中围绕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交流和讨论,以便在有效沟通中,真正地深入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提高学习的实效。
显而易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进行分组,并将交流的权利全权交给学生,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相互探讨中,真正地提高建构数学内容的品质。
三、融入生活,强化应用
现实生活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密切的,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让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所以,在讲解数学知识时,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引入现实生活的元素,使得学生在笼罩生活气息的课堂中,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效果。
例如,在《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现实生活元素贯穿课堂的始终,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在导入环节教师就从现实生活的实例出发,为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使得学生从课堂的一开始,就意识到本节课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随后,教师以生活中的各种实例为内容,为学生介绍将函数模型应用在现实问题中的方法,使得学生学会应用函数模型的技巧。在课堂的最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些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解决,以便学生在实际应用知识中,真正地完成对知识的内化。
总而言之,建构高品质的课堂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展开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出发,结合学生的现实学情,进行数学课程导入环节的优化设计、合作活动的有效安排,以便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逐步推动高品质数学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1]罗文婷.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73.
[2]薛伯敬.浅析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7):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