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芳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文昌中学校 四川省广元市 628431
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需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知识点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吸收,然后在课下进行巩固复习。小学数学大多数是在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而到了初中,数学的难度加大了很多。各种公式概念的转换和运用,还有很多知识点相互穿插,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一定要求。而且随着现在教育课标的不断更新推进,减压解负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也要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掌握各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辅助学习,从而达到学生学习质量高效稳定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引导自主思考;巩固知识;多样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会有上课不认真的情况,这样不仅不能完成课堂预定目标,而且还会增加课后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这样会让学生学起来感觉压力很大,也会占用他们很多的业余时间。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进行抽问,也可以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在进行讨论。而这所有方式的合理运用都是为了让课堂能够更加的丰富,让知识更加容易吸收。本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了一番研究,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与学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很多时候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的时候,喜欢用题海战术的方式。但是不管学生做再多的题,只是机械化的重复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而且出题的方式灵活多样,学生的练习册上不一定会有出题的类型,所以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非常重要。教师对一个知识的大框架和一些例题进行分析以后,就可以让学生去做一些比较典型的题。学生即使有不足和漏洞都可以进行及时的填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更加全面,也可以让他们在考试当中遇到比较新颖的题目能够有思考的方向。
例如,在教授“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时,这一课的学习内容是建立在之前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整体认识以及知道如何进行解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际问题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等式,学生对于方程组的建立以及未知数的设置都需要进行思考。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是每一道题都要给学生分析出来,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摸索和解决。这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牢固程度和思考能力都是一个考验练习。
二、注重复习,牢固知识
复习对于每一个学科都有一定的帮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很多知识在积累,以前的知识就有可能被遗忘。
就算学生对某一课的知识吸收得比较好,但是不对现在学习和以往的知识进行一个协调,知识都会变得陌生。最终的考试是对学生所有学习过的内容进行一个融合,不管是哪一部分的丢失都会导致整体的分数下降,所以要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高效率的课堂是为了让学生减轻压力,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保证整体学习水平的上升。所以学生在课下也不能够懈怠放松,要先把知识点重新梳理一遍查找不足并进行处理。这样课上课下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平行线的判定”这一课时,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在文字构成上面看上去都是很相近的,这在记忆理解过程中很容易混淆。所以学生在课上进行了一个大概学习以后,在课下要进行一个复习巩固。学生可以试着对课堂内容所涉及的概念进行一个自主的梳理,这不是不经思考的重复,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吸收。这是快节奏的课堂教学和慢节奏的细化理解的结合,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也让课堂更加的高效。
三、多样化教学并行
现在科技发展比较迅速,很多的科技成果都可以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进行使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利用用这些工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授课过程需要带很多的东西,而且只有板书和教科书的配合显得比较枯燥。现在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以及微课视频等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很多方面去学习。而且很多学校都配备有这样的基础设备,大多数家庭都有手机,所以这些教学方式的开展还是比较方便合理的。并且这样减少了很多板书的时间,也让学习更加便捷。
例如,在教授“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课时,课堂授课过程中需要图形的展示才可以更加的清晰,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电脑上的作图工具来进行辅助授课。这样可以让圆更加的标准,而且减少了作图的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还可以进行资源反复利用。而且学生在不懂的地方可以进行重复和图形的还原,这是以前的授课方式很难完成的。而且教师还可以把知识点进行一个总结归纳,放在一个微课当中,让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和补充。
总而言之,语言性的学科在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巩固就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但是数学这种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每一课都要学习到位。根据已有的公式去思考和转换,进行有依据又大胆的猜想,这些都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上的。对于新课的学习,教师会把知识讲得比较细致透彻,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跟随进度,避免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导致的重复讲课,这样不仅会拉低整体学习效率,学生反复的学习也会感到厌烦,所以高效课堂的建立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孔强志.刍议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6(17)
[2]丰静林.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