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倩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唐店小学 441214
摘要:数学在小学教育体系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作用,作为该教育教学阶段性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知识结构所具备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要能够认识到当前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尚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加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无法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导致数学学习效率不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有效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致力于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始终是教师努力的方向,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以更加浓厚的兴趣钻研数学知识,教师要能够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能够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通过聚焦多元目标是否实现、关注学生成长是否顺利、考虑学生思维能否延展和思考课堂互动是否顺畅等关注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策略。
一、聚焦多元目标是否实现
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关注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预设,要能够始终关注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作用,在教学备课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关注学情实际,这样才能够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确立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够为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提供前提。
比如,在教学《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教师要能够在教学备课时关注教材内容,通过研读教材知识,明晰学情认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锻炼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探索知识体验学习快乐。在三维目标的确定层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知识与技能层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亿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在习题演练中正确比较数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培育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层面,要能够让学生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通过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教师则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学习,让学生充分感悟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让学生产生探究欲望。
二、关注学生成长是否顺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态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探究有效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能够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路径和轨迹,要能够创新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深度学习,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得以提升。
比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的方法,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教学时可以充分考虑学生运算能力的培育,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算理算法,让学生能够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正确运算,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能力生成。
在教学中先从日常生活常见的购物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先从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通过引导学生用此前学习的数学方法进行合理估算,为后续多样算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这样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分享多样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丰富感受,通过探讨算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成。
三、考虑学生思维能否延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给学生传授数学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技能把握,还要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育。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构建需要始终将学生的思维品质放在重要地位落实教学活动,通过关注课堂中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思维能力生成过程中促使学生展开深入探索,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口算除法》一课时,教师为了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生成,可以基于学生的需求进行大刀阔斧的课堂改革,通过创新教法让计算教学“活”起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创设游戏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关注,在计算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探究算理,比如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围绕“用摆小棒图解释为什么可以‘先不看0,再添上0”这样算”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因为这个是学生迫切想解决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让抽象的算理变得可视可感,容易理解掌握,这样才能够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得到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思考课堂互动是否顺畅
当前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始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导学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通过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数学课堂能够顺利进行,要能够始终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实现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
比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能够始终坚持生本理念,在激趣导入和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先提出猜想,引导学生感知重合,如提出问题引导:这些角有大有小,想知道它们有多大,该怎么度量吗?让学生自主回答参与,通过猜想和验证初步梳理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在数学知识构建过程中最终实现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深度学习能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针对当前数学课堂实际中存在的知识点的浅层化和单一化,教师可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多方面考虑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数学课堂不再单调乏味,可以从积极融洽的课堂氛围创建入手,通过多元方法的应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数学课堂中积极探究数学知识,在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过程中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阮喜云.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华夏教师,2017(02):47-48.
[2]蔡顺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