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艳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中心幼儿园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同样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不断地努力以获得更大的进步。但小学生在此阶段还无法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型教学的方法帮助小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任务型教学;进入状态;加深记忆;培养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有着贪玩、好奇心重等特点,这些特点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同时,这些特点也能够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借鉴之处。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结合任务型教学,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认真学习,养成思考的习惯。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与任务型教学的有效结合进行一番研究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一、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小学生玩心较重,当一节课开始时,他们往往还沉浸在课前的玩闹当中,总是无法进入到学习状态。于是,课堂时间的前几分钟总是在教师维护课堂纪律、吸引学生将注意力转移至课堂中度过。这时,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一时间都将注意力转移至课堂,迫不及待地想要完成教师的任务、回答教师的问题。如此一来,教师可以节约课堂一开始维持纪律的时间,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生状态,使学生都能沉浸在学习之中。
例如,我在教授学生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的内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我在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打开课本,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请大家从课本中这一单元第一页的图片中寻找各种各样的角,在同样的时间内,看看哪一位学生能够正确地找到最多的角。”学生听了我的任务,一时间都快速打开了课本,赶紧找起了角,生怕自己耽误了一点时间导致自己没有别人找出的角多。一瞬间,教室环境虽然安静,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每一位学生都进入了学习状态,沉浸在学习之中。之后当我宣布时间结束,邀请学生指出他所找到的角时,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举手,希望能够被我选中。这样,学生能够因为我的任务而快速将课间的游戏状态转变为学习状态,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好。
二、加深记忆教学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记忆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学生脑子灵活、思维活跃,总是能快速学习、记忆知识,掌握一些新的技能。
但是,小学生仍需要教师反复讲解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避免学生因不及时复习而将知识遗忘。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结合任务型教学,就是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复习学习过的知识,从而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全部牢记于心,真正做到熟练掌握知识。
例如,我在教授学生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时,我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都制作成了卡片,并且提前准备好了使用割补法后的图形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我不断提醒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试着将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进行割补,拼成长方形,之后再根据这些组合的长方形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在课堂中结合任务型教学,帮助了学生理解这些多边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于长方形计算面积的记忆,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能够记忆得更加深刻。
三、培养学习思考习惯
小学生虽然学习能力强,但在学习过程中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指导学生该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理解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为了学生学习,但长时间下来,却会让学生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没有教师的帮助就难以思考问题,学生很难做到独立思考、独自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将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于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结合任务型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时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没有旁人指导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
例如,我在教授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时,我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本第一个例子,了解四边形的特点,与此同时,我在黑板上也画出了很多四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一些不规则的四边形。这时我向学生指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这两种图形与周围的四边形有什么不同,并且再观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不同之处,然后学生自己再独立总结出长方形与正方形各自的特点。任务布置后,学生都能认真思考,不断寻找这两种图形的特殊点,最后,学生成功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我也因为这样的课堂效果,在之后的课堂中经常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精力来引导学生思考、记忆教学内容。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任务型教学在数学课堂的有效结合中发现这种教学的积极作用,然后大力推广这种教学,使更多的小学生都能够从任务型教学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在学习时快速进入状态,进而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建军.浅谈“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7(03)
[2]唐明选,吴铁先.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赤子(中旬),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