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嫦娥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金阳小学 3156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革新迫在眉睫,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成效面临挑战,因此,教师需要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与新时代教学方式相融合,进而不断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微课作为新课改后刚刚在我国教育界诞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十分需要微课的融入,以便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中段数学;微课;教学策略
微课教学法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对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善了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填鸭式”教学形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知识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提高了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利用微课手段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自身教学手段不断加以完善,对教学内容也可依据实际情况不断转变,将课上教学内容与课下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进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融合。
一、利用微课开展课前预习活动
课前预习是一节数学课堂的伊始阶段,有效的课前预习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科学利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课前知识进行预习,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为教师接下来更为顺利地开展课堂活动奠定基础。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这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微课导入的形式进行课前知识的预习。在课下时间,教师根据“大数的认识”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微课制作,制作一个简单的微课视频,同时把握好视频时长,将视频时间控制在十到十五分钟,在短视频中要向学生表达清楚“大数的认识”这课的主要知识内容,贴合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特点。最后教师将制作好的视频放在班级QQ群中,使学生随时可以借助手机和电脑进行查看学习,进而使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之前对具体的知识内容具有大致的理解。
二、利用微课搭建数学教学体系
构建科学的数学知识理论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有更清晰的理解思路,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在进行小学生数学中段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利用微课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维导图认知,进而有效提升学生搭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理论体系。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课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垂直线”等知识重点,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为学生制作直观的思维导图,然后,将思维导图转换为图片的形式利用在微课视频当中。在实际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此次所用到的思维导图以PPT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并加入“超级链接”模块,在思维导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中点入,向学生展示上则思维导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垂直线”等知识重点,进而促进学生搭建完整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中段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的形式对小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复杂的数学知识,提高其数学学习效果。
三、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课后复习
一节数学课结束以后,在课后复习的环节,是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寻找问题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数学中学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利用微课的形式为小学生构建课后复习的重要环节,就可以使小学生的知识复习效果有所提升。
例如,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这课教学过程结束以后,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微课形式来组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在这节课程结束之后,教师便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知识复习,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课堂表现,同时依据课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反馈的知识问题,综合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并不牢靠的知识点。
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这课微课视频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结合到视频之中,使学生在微课视频复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弥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没有掌握牢靠的知识内容,以便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并且,教师如果以微课的形式进行课后知识的复习,可以改变传统学生自主复习的形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复习的兴趣。另外,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这节微课复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120×85、235×17等计算题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调差发现这所小学四年级学生共有200人,那么十一所小学四年级一共能有多少人?等这类应用类试题加入到微课制作当中,加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掌握能力。
总之,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需要时刻遵循微课教学的原则,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对真难点知识着重学习为基础,进而体现微课教学的作用与意义,使小学生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数学能力,进而热爱数学,为以后更为高深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卞惠石.小学数学微课的应用与建设[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5,(2):20-22.
[2]宋东风.微课,为小学数学课堂增值[J].新课程·中旬,2018,(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