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宋素霞
[导读] 目前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
        宋素霞
        山东省东明县陆圈镇第二初级中学  山东省菏泽市274500
        摘要:目前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大部分师生也都将数学作为教与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因为初中数学难度较大,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的。为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不断思考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于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以兴趣为基础”“加强课堂上的互动”“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结合生活化教学”“善于评价学生”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互动;评价
        数学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的课程。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数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学生学好数学是必须的。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关键阶段,相比于小学阶段,这一阶段的数学难度更大,对于学生的挑战更高。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使学生取得更好的数学学习效果,不再畏惧学数学。下面,本文对于初中数学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究。
        一、以兴趣为基础,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是学生知识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却难以让学生处于活跃的状态,这是因为教师忽略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枯燥单一,再加上数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抽象性、枯燥性,所以学生因为在教学中感受不到一定的趣味性,被动接受教学,而对数学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为此,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这节课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剪一剪,针对三角形进行一定的动手实践探究,然后促使学生从三条边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有什么样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又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这部分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画一画,利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图案设计。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定的闯关游戏,即以多媒体设备为辅助设计闯关游戏,让学生分别说出几种图形的变换,并找出一些图形的旋转轴、旋转中心等,让学生在一定的闯关游戏中攻克知识盲点。这样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投入数学学习过程中,并且也能够促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二、加强课堂上的互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互动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基础环节,有利于促使学生展开主动、深入的学习与探索,引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从过去单方面教学倾向的转变出发,重视并突出课堂中的互动环节。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对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读,以把握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据此来设计课堂问题,进而依据具体的教学进程和学生思维状态来进行巧妙提问,有效创设互动情境,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展开深层次的学习和探索。
        例如,在分析“三角形的证明”相关知识点时,为了促使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到互动教学中来,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间的差异,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以促使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去积极思考,展开一定的学习和探索。具体地来说,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问题应侧重于教科书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中掌握最基本的证明方法;而对于具有良好基础的学生,教师则需要进行命题的变式,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不同三角形的证明方法,鼓励学生将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之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引导,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思考、分析总结,有效掌握知识。


        三、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
        信息技术教学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和优化知识表达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巧妙地结合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数学课堂教学,以更为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知识,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丰富学生的感知,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这一课的时候,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去想象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这几个要素是表述一个旋转过程的必要因素。但是学生由于空间观念不足,难以切实发挥想象力去进行理解,而教师单纯地为学生画图又费时费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呈现大量旋转的实例,逐步抽象得出旋转的概念,这一过程是将对旋转的认识逐步理性化的过程,也是感受如何定义一种图形变换的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在一定的旋转动画中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标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等,从而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这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既提高教学效果,又减轻教学负担。
        四、结合生活化教学,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也是一门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在初中数学中,加强教学和生活的联系可以增进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实践的数学素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主动地去转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提高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依据理论知识的内容来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性的生活化活动,或者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可以完全地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从而提高知识理解的效率,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中心对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在教学中要从生活中查找资料,将生活中的一些相关事物图片展现出来,如一些汽车的标志、一些交通标志等,让学生认真观察,对这些图形的特征进行总结,从而能够联系实际将中心对称的定义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探究出来,使其在生活中掌握数学知识,体验到中心对称图形的美,逐渐形成抽象概括能力。又如,以“三角形的证明”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完本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不同的实物,利用这节课的知识,对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进行实践探究,之后学生还要对本次测量活动的工具、方案、原理、结果进行阐述。这样来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五、善于评价学生,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评价是指引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使学生得到反馈,帮助学生正确的认清自己。对此,教师要认识到,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不足,从而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每节课上都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从学生的发言情况、思考情况、合作情况等方面出发,为学生进行点拨,从而促使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和不足,能够树立一定的自信心并改进自己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更为全面对地看待自己。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从多方面出发,不断思考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剑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改善分析[J].才智,2017(35):96.
        [2]杨辉.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游戏[N]. 发展导报,2017-12-08(032).
        [3]陈晓. 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N]. 发展导报,2017-12-26(0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