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可行策略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吴淑芳
[导读] 受到传统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仍旧有一部分教师没办法完全摆脱“
        吴淑芳
        宿松县第二中学   246500
        摘要:受到传统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仍旧有一部分教师没办法完全摆脱“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也难以提高。在新形势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实现需要教师的辅助,他们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实现师生互动,并在互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在本篇文章中,本人将结合实践经验阐述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以此增强师生互动并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学生;效率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成为了教师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良好的师生互动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主人翁地位实现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们秉承新理念进行了课堂教学改进与创新。高中数学知识点较为抽象,很少学生对其感兴趣,更不用说主动参与其中了。针对此情况,本人根据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提出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希望在增强师生互动的前提下,促进学生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增强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意识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们常常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长时间的讲述知识点,学生们也只能静静地在课堂中进行听讲,很少与教师产生互动。新课改彻底改变了以上教学手段,提出了“以学为本”教学理念,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中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新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师为了促进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实现,采取了很多新颖的教学手段,并进行了自我改进,促进了学生和自己进行有效互动,以此提升他们学习兴趣。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内容时,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增强自我和学生互动意识的前提下展开教学活动。此节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选择例题素材时要考虑到学生对其熟悉程度,并且秉承广泛、真实和新颖的原则,以此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同时能够注重三角函数性质的应用。生活实际问题可以调动学生课堂主动性,促使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也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主动表现自我。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熟悉的温度变化曲线展示出来,鼓励他们自主利用获取的三角函数知识建立方程并解决问题。在学生根据图象建立解析式、根据解析式作出图象、结合实际问题抽象为三角函数模型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是逐步升高的,他们除了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以外,还需要教师的辅助和引导。通过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学生们熟练掌握了应用三角函数模型解题方法,并且养成了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良好习惯,为以后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创设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条件
        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享受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为了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师们一直在创新和改变,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高中数学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抽想性,但是却是初中知识的升华和延伸。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展开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创设出师生互动条件,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基础上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条件,以此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等比数列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等差数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的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回忆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以及等比数列的知识点,唤起学生的认知。随后,教师可以列举出古印度国王赏赐国际象棋发明者的例子,引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知识点,促使学生逐步产生探究和学习欲望。紧接着,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们进行有效指导,为其自主探究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提供条件。当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求和公式变成了减法时,会展现的十分惊讶,教师由此为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错位相减法”,并鼓励他们进行小组合作,从特殊到一般,自主得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通项公式,以此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并促进他们数学能力不断提升。在良好的互动条件下,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和热情都很高,掌握数学知识的效率也随之升高了。
        三、营造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氛围
        众所周知,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快乐成长。新课改中也明确指出了课堂活动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和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十分注重课堂师生互动,并且通过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实现互动,促使学生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与教师产生共鸣,以此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数学核心素养也随之升高。
     
        四、组织课外数学互动学习小组
        课堂并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生活等课外场所也是促进他们学习的重要地点和途径。新课改教育背景为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无限可能,教师们也不局限于课堂教学,除了在课堂中进行创新以外,也将课堂逐步延伸到课外,希望学生们能够真正懂得并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外互动学习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们之间进行有效互动,并以此帮助他们巩固数学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内容时,高中数学教师通过组织课外数学互动学习小组,以此促进师生良好互动。在课堂中,教师通过知识回顾、问题探究等形式逐步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答以及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题模型等内容讲解出来,促使他们掌握解不等式的方法的同时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课下,教师建立了互动学习小组,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课上学习的“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的零点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应用相对应的例子进行说明。在互助学习小组中,学生们学习水平不同,但是所有人都是放松的状态,参与度很高,能够在互动过程中实现“以优带后”和“巩固知识”双重目的,为以后学习打下了基础。课堂实践互助小组学习模式下,学生们的思维也越来越开阔,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在数学课堂中的表现也更加积极主动,为应用数学知识更好地生活也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言蔽之,在新课改浪潮下,高中数学教师要在增强师生互动意识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手段展开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促进师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在主动地和教师进行互动过程中,既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也能够在快速建立数学框架并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00(019):587-588.
        [2]王代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J].文存阅刊,2017,000(011):48.
        [3]王丽,吕鑫.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问题剖析及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6(22):86-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