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娟
博兴县吕艺镇中学256506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学事业迈入了全新的时代,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现代教学模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海量的教学资源加上便捷的通信方式,极大程度了优化了当前的教学结构,给予了教师开展多元化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本文将浅析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作业差异化设计策略研究。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物理;差异化作业;设计策略;研究分析
作业差异化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因材施教”理念之上的分层教学方针,以学生的能力为划分层级的元素,把学生分离在不同的能力阶层当中,通过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和课后作业设计,让学生有目的性的在学习当中完成能力强化,能够降低学生不必要的精力浪费,提升教学效率,对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有着积极的帮助。
一、初中物理差异化作业设计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家教学模式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提升学生能力的“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出现,结束了以分数为先的应试教育时代。在“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实施过程中差异化作业设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它以学生的能力差异为基础,通过不同作业内容区分不同的学习群体。在传统教学当中,因为教学资源较少,教师开展这一教学模式存在困难,但是随着互联网发展的进步,云数据平台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大量的优秀教学资源出现在云端,给予了教师开展多元化教学的途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作业内容,在这种教学趋势下,进行差异化作业设计能够提升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效果,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对促进学生的能力强化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作业差异化设计策略分析
(一)对学生科学分层,对作业进行差异化设计
作业差异化设计的基础,是学生之间层级的划分。有了科学的层级划分,教师才能够根据不同能力阶层下学生的学习实情,安排合理的作业内容。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分层教学的形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数据平台当中的分数变化、课后作业完成度,来动态的分析学生阶段性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优中差三个层级来区分学生群体,然后对这三个层级的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这种分层教学结合差异化的作业设计,能够淡化学生在学习当中的负担,通过目标划分把长期目标拆分为一个个短期可实现的碎片化目标,能够有效的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优化学生知识内化的过程,对学生的能力强化有着积极的帮助。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分层教学和差异化作业设计当中,需要注意隐蔽性,过于暴露的划分模式,容易让学生的心态产生变化,对优等生来说,容易让其产生骄傲自满的兴趣;对于后进生来说,则更加容易让学生自卑,丧失学习信心。以能力划分班级小群体,也会在学生当中形成一股“学习鄙视链”的不良风气,不利于班级团结,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统计学生错误资源,集体化解决学生问题
在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每个阶段学习中,学生的学习问题都能够通过作业、考试题动态的录入大数据库当中,在复习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错题库来分析教学(学习)当中的不足,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网络数据平台上的资源,对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统计,然后根据错误资源面对的不同学生群体,制定较为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以错误资源来划分学生群体,开展差异化的作业教学,实现了集体化解决学生问题的教学想法,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教学负担降低,学生也能够得到更加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三)创立互联网学习小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差异化的作业设计,不一定要体现在作业内容上,也可以从形式上出发做出改变。在教师完成学生分层后,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举个例子,在学习“摩擦力”这一节课知识点当中,组内学生以“优中差”三个层次均匀排布,并且编号1、2、3,教师可以把作业内容也分为编号1、2、3去对应组内的额学生,让不同能力层级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比如1号学生,去寻找摩擦力的定义(简单问题),2号学生去探索摩擦力在生活当中的运用(中难度问题),3号学生去思考摩擦力在力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如何运动的(难题),然后由小组内学生通过集体思考和决策,通过组内语音视频的形式,完成问题的解决,不用学生之间的不同想法有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同时也创新了作业差异化教学的形式,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能力强化有着巨大的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差异化作业教学,能够改变当前的教学结构,优化学生的认知进程,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完成能力提升和素质强化,是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有效教学手段,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多元化设计教学模式,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作业差异化设计策略研究[J].探索科学,2019,(11):100-101.
[2]覃业秋.初中物理差异化教学的实践探究[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0,(3):13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