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培养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杜江
[导读]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构建是新时代的教学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
        杜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时中乡中心学校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构建是新时代的教学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也开始提倡在小学阶段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期的引导,不断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且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出疑问,让学生启动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灵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思维导图;引导质疑;鼓励思考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培养小学生语文创新能力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尊重学生主体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更改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培养创新能力。在本篇文章中,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培养进行方法的阐述,希望这些内容可以为广大教师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构建知识思维导图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首先学生要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讲解的知识做到完全掌握,这样才能更进一步的开始创新之路。而且只是学会知识并不行,学生应该可以灵活掌握这些知识,这样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开动大脑,调取相关的知识点,而构建知识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梳理知识脉络的方法,他可以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灵活调用不同的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完《美丽的鹿角》这一节内容时,这一单元的课文都已经讲解完毕了,这一章节我们学习的内容都是寓言故事,都是从一个个的故事中体味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美丽的鹿角》就向我们表达了事物具有两面性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我们在生活中要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并且克服自己的缺点。而本单元的其他两篇文章也分别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所以为了培养学生自己的总结、创新能力,我会让学生自主构建这一章节的思维导图,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章节的思维导图,学生既可以从寓言故事的共同点进行总结,又可以从其不同之处进行分析,面对寓言故事时该如何着手处理,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初步培养了创新思维。
        二、引导学生发出质疑
        学生想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具备怀疑精神,只有当学生质疑某种观念理论,学生才会去努力思考探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输的知识,让对此毫无疑问,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毫无益处的,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不是盲目的相信教师。当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并去探寻正确答案时,无论学生这样做正确与否,教师都要给予一定的表扬,以此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加油,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例如,在进行教授《赵州桥》这一篇文章时,我会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当阅读完文章后,我会问学生是否有什么疑惑,有的学生可能就没有什么想法,但是有的学生就会针对课文提出疑问:“为什么赵州桥会世界闻名,感觉它也没有什么震撼的地方?”对于那些没有问题的学生,我会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文章内容,去思考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渐渐地这些学生也会对文章产生困惑,当学生对文章有了疑问后,我会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再次阅读,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专注且认真思考文章内容。创新的首要条件便是需要学生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这样学生才可以对问题产生思考,并进行创新探究。
        三、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现在很多的语文课堂都仍处于填鸭式教育的模式,学生只是去背记教师所讲的内容,甚至都不思考这是为什么就盲目服从教师的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一定要改进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遇事多想一想为什么,怎么样和是什么这三个问题,大学生对一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也就是说明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初见端倪,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思考时间。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海底世界》这一篇文章时,我会趁机向学生科普有关海洋的知识,很多学生对于文章中描述的五百米以下的海岸就全黑了感到困惑,因为很多视频以及动画中海底都是明亮的蓝色,但是在这篇文章中却说深海是黑色的,学生应该自己的思考对错。我会给予学生小小的提示,当学生认真思考问题时,他会从很多角度进行求证,比如太阳光无法照射到深海中,这也说明了深海的黑暗。通过这样的自主思考,不仅让学生对文章的了解更加深刻,也可以在日常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间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创新能力的是时代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学生的潜力,把创新教育落实到每一节课堂,甚至将课本中的创新素材运用到极致,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提出、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自我的创新能力。当教师在小学时期为学生埋下了一颗创新的种子,并不断为其浇水、施肥,这颗种子终能长成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王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6(02)
        [2]谢玉梅.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语文建设,2013(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