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于读,以情促读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7期   作者: 杨爱艳
[导读] 苏霍母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片土壤上
        杨爱艳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古峰一小  352300
        摘要:苏霍母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片土壤上。”由此可见,对于小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因此,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自主学习的愿望,使学习活动成为具有思想感情的创造活动,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本文笔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8课《李广射虎》一文的教学为例,试谈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字:阅读;情;想象;互动;
        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小学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一、触景生“情”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课标》精神,我们不难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中“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主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坚持启发性原则,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问设疑,巧于点拨,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使情景交融的语文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亮丽风景,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通过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历史典故,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李广将军在镇守北方边境时发生的一件事,体现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力大无穷、本领高强,表达了作者对李广将军的无比敬佩之情。文中的传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古诗意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然而,李广将军生活的时代与现在学生生活的时代有一定的时空差距,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将士们镇守北方边境的艰难与危险”成了突破本课教学难点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这样设计: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听老师伴音朗读,边听边想象北方的边境生活画面,通过想象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感受将士们生活的艰辛,体会李广将军的本领高强和神勇无比、力大无穷。接着让学生带着这种感觉继续读课文,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二、想象激“情”
        叶圣陶说过:“胸在境,入境始与亲。”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点燃学生的激情之火。如在《李广射虎》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对将士们镇守边境的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创设情境,展开丰富的想象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上课伊始,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放飞想象的翅膀展开联想:在茂密的松林里,一阵疾风吹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通过想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将士们镇守边境的艰难与危险,这样就为下文理解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力大无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互动移“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亲近的人除了父母以外就是他们可亲可敬的老师了,尤其是小学生,对老师更是崇拜,以至于许多孩子把“这是老师说的”常常挂在嘴边。这一因素又为我们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课堂上师生的感情是互动的,对于李广将军,我非常敬佩他。在课堂教学中,我为了使李广将军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延伸拓展了课外知识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当我声情并茂的朗读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时,学生情不自禁的感叹:“哇,李广将军好厉害啊!”显然,学生在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中唤起情感体验,产生了情感共鸣。老师对李广将军的敬佩之情成功转移到了学生身上。
        四、读中悟“情”
        《李广射虎》一文作者的遣词造句生动形象,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学中,我注重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在读文中感受李广将军的人物形象,如:第三自然段中的“猛虎出没”“猛然间”“连忙”“运足”“拉开”等词语都体现了李广将军的“机敏、神勇、果断”等性格特点。第四自然段中的“呀”“不是老虎而是巨石”体现了将士们惊讶之余对李广将军的赞叹与敬佩之情。“深深地扎进”“怎么拔也拔不出来”体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本领高强。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关键词语处重读,时而放慢语速读,时而加快语速读,让学生在读中加深印象,使李广将军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起来。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渠道的情感激发,以“情感的熏陶”取代“乏味的讲解”,能使学生跨越时空的阻隔,更好地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情由读中生,融情于读,以情促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冷玉斌,教书·读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