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7期   作者:王凤英
[导读] 课外阅读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活动,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文学素养
        王凤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芦圩完全小学530400
        摘要:课外阅读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活动,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文学素养,让学生基于阅读的方式,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从而逐步达到高水平阅读的效果。在当前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通过渗透阅读技巧、展开差异阅读,以及合作分享体会等策略,逐步优化课外阅读的方式,助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成长。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小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阅读量也做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教师在讲解教材上的文本之外,也开始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打开学生视野的同时,帮助学生增强课外阅读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有效的阅读学习中,逐步实现阅读素养的稳步提高。
        一、渗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新课改的教育思想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强调,同时指出,教师应当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的能力对文本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阅读技巧渗透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中,真正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
        例如,在学生拿到一本书后,教师先让学生对图书当中的封面和目录进行观看,使得学生从直白的画面和简单的字词中了解到图书的基本信息,并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设定阅读的节奏。之后,学生可以采用通读的方式,对整本书进行浏览,了解图书中都包含哪些主要信息,作者将重点放在哪部分等,让学生对整本书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在浏览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使用标注的方式提炼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及自己不理解的内容,为之后进行精细化阅读奠定基础。在进行精细阅读后,学生可以完全认识这本课外读物,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
        由此看出,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能够真正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使得学生更加流畅、顺利地完成阅读行为,逐步提高阅读的实力。
        二、展开差异阅读,满足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喜好和特点,也有自己喜爱的阅读主题,当教师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直接为学生提供相同的课外读物时,学生会感受到被动性,从而降低进行课外阅读的热情。因此,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外阅读的活动,使得学生主动地消耗自身的精力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主题的图书,使得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书目的选择,以便在满足差异需求中,促进个性阅读能力的形成。


        例如,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阅读需要,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立“读书角”,并按照主题和题材等对图书进行分类。如在读书角中可以安排“童话故事类”“寓言故事类”“诗歌类”“小说类”等多种类型的图书,为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提供平台。随后,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为学生创造自由的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需要以及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图书类型。如有的学生比较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可以在“童话故事类”中选择《安徒生童话》《绿野仙踪》等童话故事书,在积极的情绪支持下主动地完成阅读活动。
        显而易见,教师为学生设定自由选择的课外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展开阅读活动,以便学生在满足自身阅读需求中,逐步实现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发展。
        三、合作分享体会,拓展阅读感受
        在学生完成课外阅读活动后,学生也会产生自己的理解和思想,然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得这些思想和理解千差万别,如果教师只让学生围绕自己的想法进行深究,那么势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沉浸在闭塞的阅读体会之中,无法以更加全面的视角理解课外读物。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课外读物,使得学生拥有更加广泛的思维,教师不妨在学生阅读后,为学生创建相互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会讲述给同伴,并聆听同伴的阅读感受,以便以更加站在宏观的角度看待课外读物。
        例如,在学生阅读了《小王子》这本书后,教师先给予学生自主分析的时间,让学生产生带有个人特色的阅读体会。随后,根据学生的日常阅读表现,以及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性格特点等,教师以优势互补作为分组的原则,为学生安排合作交流的小组,保持组员之间的差异性。紧接着,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阅读《小王子》这本书的想法,并倾听同伴的理解,以便在将不同的想法进行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拓展学生的阅读感受。
        基于上述案例可见,教师为学生创建相互交流的平台,能够让学生拥有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在共享阅读体会中,增强对课外读物的理解效果,从而提高课外阅读教学的品质。
        总而言之,提升课外阅读教学的质量并非在三言两语间就可以落实的,而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因此在指导中高年级小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优化传统阅读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渗透阅读的技巧,创建合作阅读分享的平台,促使学生在不断深入阅读中提高能力,促进自身阅读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高年级课内扩展阅读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1):222.
        [2]李长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探析[J].新课程(上),2017(10):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