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第二中学 653300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能够得到开阔,语文思维能够得到扩展,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提升。因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讲,阅读教学的创新就是不可比避免的事情,因为他们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具体该如何进行创新呢?他们需要设置三维教学目标;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需要开展探究式阅读活动;需要促进学生的开放阅读;还需要有效落实读写结合。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新策略;初中语文
在传统的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之所以无法取得很好的阅读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教育理念的不恰当。教师在应试教育理念下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想顺利地对自己的阅读教学进行创新,他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且让“以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顺利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中去。
一、设置三维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包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当初中语文教师围绕着三维目标来对学生展开阅读教学的时候,他们就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设置,这也是教师在阅读教学目标上的创新。这样的话,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进而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更好地展开阅读。例如:《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笔者通过研读文章为学生进行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设置,其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为: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对其进行运用;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在表达和技巧方面的特色,并对其进行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为:进行文章的研读,初次阅读文章时采取略读的方式,了解文章大意;再次阅读文章时采取精读的方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去感悟母爱,并且将自己的感悟与其他学生一起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体会深沉无私的母爱,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自己的母亲有着感激之情,并且付诸于行动。接下来笔者就会为实现三维目标而努力,进而促使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有着更加丰富的收获,笔者的阅读教学质量也因此有所保证。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也应该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他们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为了做到这一点,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对信息技术的各种产物展开研究,旨在挖掘其所发挥的作用。如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中,微课就是很有用的资源,能够提高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效率。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例如:《皇帝的新装》是一篇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笔者如果在阅读教学之前直接对学生说:“你们在课下把这则童话故事预习一下”,很多学生就会敷衍地对待,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该童话故事的内容。但这远远是不够的,童话故事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道理,需要学生对故事情节展开研究。此时笔者就会利用微课向学生呈现预习的方向,学生需要对童话故事中出现的各种角色展开研究,进而了解该角色的形象。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笔者就会利用多媒体将童话故事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就会将该节课所有的知识点都利用微课进行总结,并且将微课传给学生,学生就可以结合自己的复习节奏来进行观看。
三、开展探究式阅读活动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在自己的阅读教学中进行体现,这也是教师需要改革的方面。
因而在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基本上会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的阅读效率也因此得不到提高。此时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开展探究式的阅读教学,充分彰显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在探究式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探究任务的布置,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质疑,还需要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与讨论。例如:在进行朱自清的《春》这一文章的阅读教学之前,笔者就会让学生进行预习,进而让学生带着准备走进课堂。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春景,并且为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究任务的布置:1、详细阅读文章,进行文章段落的划分2、寻找文章中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语句,并对这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展开探究3、探究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技巧。然后笔者就会给学生留出自主阅读的时间,让他们将自己对探究任务的想法记录下来,在探究过程遇到的困难同样也要记录下来。接下来学生就可以就自己的记录内容来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笔者会留出与学生相互交流的时间,学生可以向笔者提出问题,笔者也会提出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回答,进而一起完成探究任务。
四、促进学生的开放阅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旺盛的阅读欲望,课本教材中所承载的阅读内容是有限的,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此时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进行阅读内容的扩展,也需要将阅读教学的战线拉到课堂以外。在选择课外阅读读物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进而促进学生的开放阅读。不同的学生会有着不同的阅读喜好,他们也因此能够在阅读方面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在进行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之后,不同的学生所感兴趣的点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更喜欢百草书屋这一部分,他们因此产生对自然的探究兴趣,想要真的凑齐百草;有的学生则对三味书屋更有研究的欲望,因为当时的私塾在现在是不存在的,进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此时笔者就会让学生结合自己在阅读上的喜好来选择课外读物。但考虑到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当学生选择了课外读物之后,笔者就会为学生把关,确保他们的课外读物是有益的。久而久之,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也会在长时间的积累下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发展。
五、有效落实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在以往的教学中是各自为政的,但这是不恰当的,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因而在创新阅读教学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做到读写结合。教师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知识,研究写作技巧。在阅读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写作,将自己在阅读中所收获的知识进行应用。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例如:在《猫》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笔者会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如何将猫的特点写得具体的,又是如何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接下来笔者就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去展开写作。在写作之前,学生就需要对《猫》这篇文章进行模仿。除此之外,笔者还会引导学生去研究其他类似的文章,并且对其中涉及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学习。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做到在模仿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的特色。笔者会结合学生的写作情况来了解他们对阅读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去安排下一阶段的阅读教学计划。
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初中语文教师也因此要走上漫长的创新之路,他们需要不断地研究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对他们所提出来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自己现阶段的阅读教学,找出其中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进而积极地进行创新。这样的话,初中语文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活动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也因此能够在未来更好地立足社会,且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唐利强.论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95.
[2]何素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探析[J].读书文摘,2017(08):192.
[3]史自力.刍议初中语文阅读创新的有效性[J].知音励志,2017(0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