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舫舫
福建省泉州市渚江小学,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的审美教育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学校的教育水平,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来丰富学生在校园的生活。而乐器学习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大多数学校都采用了兴趣班的形式来引起学生对乐器的兴趣。由于学校对乐器的兴趣仍处于基础阶段,因此学校也必须寻求针对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校内乐器;学习兴趣培养;存在问题;对策
一些专家认为,当今社会压力正在增加,人们需要一种解压的方法。兴趣是克服压力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兴趣是小学的重点。具有独特艺术美感的乐器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学习演奏乐器的年轻人的比例也在增加。根据“对学习乐器感兴趣”的学生的现状,当前大多数学生对外国教育机构的乐器感兴趣,并且教育学生对学校乐器的兴趣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作者希望学校能够找到有效的,灵活性的策略,以提高小学生目前对学习乐器的兴趣,并帮助学校提高学生对学习乐器的效率。
1小学生校内乐器学习兴趣培养存在问题
1.1乐器问题
乐器问题乐器的类型很多,不管是外观还是演奏方法,发生原理都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小乐器包括苏少版音乐教材上推荐的口琴,竖笛等。在选择乐器时应考虑多个方面。如果学生选择的乐器一开始很难掌握,那么学生会感到害怕和厌倦学习。如果选择的乐器太简单,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出现轻视的观念。因此,选择乐器的老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选择比学生的基本音乐水平稍难的乐器。
1.2学校与领导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高考制度学校过度偏向文化课程,而学校和领导者大多都是着重讲授有关整体环境影响的文化课程。因此,忽视了音乐课程教育质量,同时也忽视了音乐课堂上的器乐教学。学校领导者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涉及学校的建设。聪明的领导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儿童的发展问题,欣赏儿童音乐文学的发展,并在学校领导者的支持下促进器乐学习。如果学校领导不重视器乐的学习,那么无论音乐老师的努力和孩子的成长如何,器乐学习都不会有任何的发展[1]。
2小学生校内乐器学习兴趣培养对策
2.1丰富校园乐器文化,引起无意注意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通过汇总调查结果,发现可以针对性的使用文化乐器来吸引学生的关注,从而丰富学校乐器文化。
(1)将乐器集成到大型乐器中
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课间整合到乐器元素中是学习乐器的有效途径。在大课间期间,每所学校都会在校园内播放几首歌曲,学校可以为这一环节添加乐器元素。每周固定用一天的大课间来播放不同的乐器的声音,以引起学生对乐器的注意。
(2)院墙的文化包含乐器元素。
学校的院墙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墙文化具有隐性教育的功能,将乐器元素融入到院墙文化中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比如在校园墙上增加乐器的动画人物和音符。每天走在校园里并看墙壁上的乐器元素,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对乐器产生无意的注意。使用以上两种方法解决校园文化缺乏乐器性元素的问题,将为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2]。
2.2教师勤加关怀学生,体会被重视感觉
有兴趣的学生在正式开始学习乐器之前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对乐器特别感兴趣。他们正处于日益增长的兴趣阶段。因此,教师应谨慎对待所学内容,以免打击到新生的兴趣。
老师应更多地重视正式的乐器教学,以避免学习更为乏味,从而使学生进入了乏味的阶段。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对学习乐器的兴趣解决教师对学生关注度偏低的问题。
2.3调整学生乐器要求,激起学生兴趣
学生还处于一个懵懂的时期,在学习乐器之前,他们几乎不接触乐器,也不理解它们。与已购买乐器的学生或已获得一定等级的学生相比,知识的接受和技巧在很大程度上逊色许多。因此,在这个阶段中,老师必须适当满足学生的需求,并针对该兴趣阶段的学生适当的调整对于他们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只要会谈即可,然后慢慢的将难度升上去,让学生可以学习成功并增强自信,让学生能够更愿意加入到乐器的学习中,对学习乐器产生兴趣。
2.4体验乐器的精彩,强化兴趣
观摩是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的方式之一,也是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强化兴趣的有效方式。通过观摩老师的表演和出色的音乐活动来管理学生对乐器学习的兴趣。观摩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很好的体验。在组织观摩时,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乐器和音乐的背景,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与乐器背景相适应的环境。感受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并感受到乐器的魅力。以此来解决学生缺少观摩优秀作品的问题,并实现了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3]。
2.5乐器练习与儿童乐曲相结合
除了讲解音乐知识外,练习也是乐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对儿童进行教学时,有些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经常会有坐不住的情况出现。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使用练习乐曲的方式教授儿童音乐。由于基础性的练习曲很枯燥,而且学生的熟悉度不高,所以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上课不爱练习的情况,而儿童乐曲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学习,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儿童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表现自己,所以当他们对于所学的乐器有一定的认知程度时,他们就会愿意去学习,去掌握。因此,作者认为,这是针对学生在教室里学习演奏乐器和音乐的不良行为的方法之一。作者认为,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教学习惯选择教他们熟悉的孩子们的歌曲,以提高学生学习乐器的热情。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老师需要在此音乐中添加一些较为复杂的执法,并且通过这种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乐器技巧。此外,枯燥的学习过程可能会降低学习乐器的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还需要避免学习过程过于枯燥。
2.6师生交流,引导乐器乐趣持续发展
对于那些喜欢在有趣的舞台上表演的学生,在学校学习乐器的目的就是引导兴趣的发展。作为领导者,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位置,才能很好地领导他们。同时,我们知道师生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通过交流,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并正确指导学生。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率明显不足。出现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主要采用的是外聘老师。
2.7亲子互动,形成乐趣到志趣的升华
俗语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的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对于乐器的态度会影响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水平。但是,很多家长对于学习乐器都不重视,他们更重视文化学习。家长可以摆脱对乐器开发的偏见,并与孩子进一步沟通,因为老师需要与他们的家长进行更多沟通,让家长感受到学生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消除家长对培养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的偏见。同时,老师和家长要合力引导学生兴趣的发展,以将他们对学习乐器的兴趣从乐趣变成志趣[4]。
3结语
换句话说,按照开放性和定向性的原则,教师应制定以我国风格进行流行音乐教学的目标,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学中,要将学生置于音乐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加入到音乐教学当中来,以此来提升音乐教学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陆艳.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器乐教学[J].黄河之声,2020(07):125.
[2]颜婷婷.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分析[J].黄河之声,2020(03):134.
[3]张明娥.浅谈小学音乐中器乐教学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9(21):115.
[4]姬慧.小学音乐课堂中器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19,39(06):1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