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灼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 655331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革,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群文阅读相比单篇阅读,能够促使学生在不同媒介、文本、语言和体系之间穿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深入到开放性、多样性、立体性的阅读空间中,去感知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实现高阶思维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重视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做好阅读材料准备工作,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产生群文效果,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培养策略;合作阅读
一、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1. 实现语言构建和应用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实现语言构建和应用的过程。通过群文阅读,学生能够在阅读大量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感知、获取和梳理知识,促使学生采用口头交流、书面写作等方式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呈现出来,进而获取良好的语感,提升阅读效率。在互帮互助形式的群文阅读中,还能促使学生学习他人经验,加强语言和阅读体验。运用对比分析形式进行群文阅读,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2. 实现思维发展和提升
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多个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梳理和思考,以原有认知能力为基础,应用各种思维能力,在阅读中获取新的体验,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实现单一是非评价思维向创造思维的转变,能够对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行分析和反思,进而实现灵活性、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3. 培养审美与鉴赏能力
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能够感受到阅读材料中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特殊魅力,对其语言特征、形象、情感等产生共鸣和启发,利用同主题的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不同国家的作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具有自身独特的情感态度。
4. 形成文化理解与传承
在对我国文化作品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体会其中的传统理念以及先进文化,激发出学生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意识。在与其它国家文化作品进行对比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应用包容的态度,求同存异,对文化进行理解与传承。
二、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培养策略
1. 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不管教育事业如何改革,对于高中生而言,依旧面临着高考竞争的压力,重分数轻阅读。语文学科的学习,背诵仅限于纳入高考范围的文章,记忆知识点,忽视了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积极为学生构建群文阅读环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
一是采用误读方式,对比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大多阅读都属于误读,学生对文章阅读后的感受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出现误读情况的原因较多,包括自身阅读经验不够,文章选段断章取义等,倘若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误读,就会让阅读成为学生与文本联络的桥梁。通常学生很难想到文章中对比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思维环境。例如,在教学《哈姆莱特(节选)》时,很多学生对人物关系、剧情了解不够深入,很容易出现误读情况,通过让学生进入角色,深入文本中进行理解,正确了解哈姆莱特、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等人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由此牵连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通过误读,让学生发现自己浅阅读和深阅读的不同,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深阅读,进而探究文本。
二是利用多媒体,感染熏陶。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内容,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生动形象的画面,将静止的教材文本转变为动态的画面,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和学习。例如,在教学《赤壁赋》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展示苏轼游赤壁的情景,画面中诗人饮酒放歌,客人吹着悲凉的笛,展现出诗情画意的场景,引发学生无限遐想。
在讲解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苏轼的《后赤壁赋》,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感染熏陶,把内容引向深处去。
2. 做好阅读材料准备工作,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开展,需要学生在课前开展有效阅读。因此,教师应该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前,将阅读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组合,做好材料准备工作,进而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是关注阅读材料内容的选择。在选择群文阅读内容时,需要对内容进行精度挑选,从多个角度入手对其进行有效组合,在掌握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对学生知识、能力拓展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对内容进行综合性学习,挖掘其中相同的知识点,并寻找出不同文章的同一主题,对文章进行自主结合,提升阅读内容的实用价值。选择阅读材料内容时,可以从作者、写作特点、考试要点等入手。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可以选择作者朱自清的其他文章,如《春》、《绿》等,进行阅读组合,这些文章都是同一个作者,也都是描写景物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探究作者如何运用情景交融这一手法,透过景物流淌的情感,更好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是关注阅读材料组合的方法。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求选择的阅读文章之间存在一定的结构关联,在思考文章结构的过程中采用创新性思维,符合高中生的阅读水平,尤其是在突出文章特征时,采用反复阅读、分组阅读等方式,由简到难,由浅到入深,实现整体性阅读。例如,在教学《声声慢》时,呈现出亡国之人的不同身世、心境,提出诗词中运用了什么艺术方式,呈现出怎样的艺术境界,与同样为怀古诗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流露出作者哪些不同的感情。这样科学的对群文阅读进行组合,促使学生在阅读欣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活动中产生更深刻的体会。
3. 分组合作阅读,实现集体构建
集体构建课堂,要求学生具有开放意识、自我反思意识,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接受他人的质疑,凝聚不同人的智慧,形成集体头脑风暴。只有学生都认可了某种观念、思路等,才能获取学习体验。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但是需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将课堂主导权归还给学生,与学生共同讨论与研究。例如,在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来实施:
①讨论名称:李白的流水情怀。
②选择思路:在李白的诗中,水是有生命的,而且还能将自己的真实情感传达出来,水不仅是他创造的意象,而且还是他自身的生命精神,选择该文章进行情怀讨论,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在李白的不同作品中,流水所代表的不同功能。
③选择文章:《梦游天姥吟留别》、《清溪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教学过程: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篇文章进行重点阅读和赏析,寻找李白的流水情怀。要求小组成员对文章进行阅读,之后填写文章中体现流水的诗句,以及流水在诗歌中的功能。
在小组合作群文阅读中,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纷纷表达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归纳总结,形成小组统一的意见,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合理的选择阅读文章,设置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群文阅读习惯,丰厚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杰. 浅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C]// 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 2019.
[2]程敏.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研究[J]. 新课程(教师版), 2016, 000(011):73.
[3]张芸芸.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新课程导学, 2019, 000(031):P.84-84.
[4]廖晓茹.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以中外小说教学为例[D].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