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以小学六年级为例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7期   作者:赵娜
[导读]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板块,在学生的语文成绩组成中占比较大
        赵娜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卯家湾九年一贯制学校  657100
        摘要: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板块,在学生的语文成绩组成中占比较大。但是作文学习是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难题。许多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总是想不出合适的词汇,写不出优美的语句。这些问题都与教师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联系。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教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对策;
        一.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作文教学课堂中的参与度低
        素质教育是近年来一直被提倡的教学新模式,但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旧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主体地位无从体现。教师在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课堂中,一味的给学生灌输作文写作的方法技巧,很少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的机会,这样的作文教学课堂,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训练,写作能力提高的也十分局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行为和对事物的感受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机会。
        2.教师作文教学模版化
        目前,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作文教学模板化的现象。为了快速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中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范文阅读,要求学生模仿优秀范文进行写作,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法过于模板化,限制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情感,学生一味的模仿写作,导致在学生提交的作文中出现大量相似的作品。
        3.学生自身因素
        由于小学生无需为现实生活操心,不参加生产劳动,这使他们缺少对日常生活的感悟,所以会有“自己无事可写”的感受,即“下笔无神”。当下,绝大多数家庭都只育有一儿或一女,这让家庭的全体成员心中对这个唯一的孩子无限宠爱与包容,这些孩子几乎都是“小祖宗”。绝大部分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与任何劳动,生怕他们受到一丁点的伤害或者委屈。由于孩子们脱离劳动,故而对艰辛的生产生活失去了正确而感情的认识,更别谈感情投入,这直接导致青少年对情感体验的缺失。家长对安全问题的过分关注和高度敏感,学校再难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这样也让孩子失去了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春日踏青、一起郊游,秋游、野炊,参观博物馆、历史名胜古迹,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等,如此,学生也就很难产生对日常生活的感悟与切身劳动,当然也就不会有写作灵感。这是没有找到思维之源,既为选材、组材难得高分之因。小学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数量数据整体较低,这在学生写作时体现为“心中有,笔下无”。首先,电视,网络的诱惑太大,小学生很容易受其影响,这让他们的空余时间在很大程度上用来看电视或是玩各种游戏,反之拒绝静下心来看书;其次,由于学校配置的硬件设施建设较落后,如图书馆:既没有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体系,也没有做到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开放,抑制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方法
        1.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 提高学生在作文教学课堂中的参与度
        (1)积极对学生提问
        针对学生在作文教学课堂中参与度较低的问题,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出发,制定丰富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中多开展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习写作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一的“难忘的第一次”习作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是11、12岁的少年了,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肯定经历的许多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获奖等等。这些第一次构成了你们的经历看看,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好吗?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并要求将学生可以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经历写在本子上,并明确要求:(1)交流时要清晰的描述第一次经过。(2)要说出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者是得到的启示。(3)说说现在对当时第一次的看法。在活动时间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经历,在学生家说完之后,教师读学生进行点评,并给予鼓励。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进行作文写作。
        (2)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活动
        合作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优秀品质。通过合作集思广益可以更好地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教师在开展作文写作教学的课堂中,可以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投入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有关的作文话题,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例如教师在教学。例如:教师教师在教学《西风胡杨》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是可以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活动,要求学生在组内与小组成员间分享自己在文中最喜欢的片段,并说说从这个片段中能体会出什么?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的感受文章的美,提高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无形中也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
        2.引导学生注重日常课本素材的积累
    素材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生在日常课文学习中,不注重素材的积累,这也是他们在写作中找不到素材写入作文的一原因。教师在日常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注重课本素材的积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将课本中的优美段落进行摘抄,并在课后写上自己的感悟。这样的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写作素材,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教师在教学《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将自己认为的优美片段着重感悟,并摘抄进自己的素材本,如:“雨,淅淅沥沥地洗刷着灰沉沉的天空,将飘浮着的尘埃压到了地面。”、“雨,哗哗地下着,在空中密集成一张雨帘。我呆坐在屋檐下,心如雨帘般惆怅、压抑。”等。
    结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引领者,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越. 概念图在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徐昀. 小学语文高年级情境作文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3]胥学菊. 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互动情景教学创设研究[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四).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51-153.
        [4]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小学教师  王广英. 小学高年级作文素材积累的四种途径[N]. 语言文字报,2020-04-24(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