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意识的激发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贺丽华
[导读] 高中生参与阅读,能够在阅读中吸收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
        贺丽华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长铺镇程集中学 246500
        摘要:高中生参与阅读,能够在阅读中吸收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但是,部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产生放弃的想法,无法真正投入到阅读中,也难以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见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的问题,让学生适应阅读生活,在阅读中有所发展。在不断的实践与沟通中,教师发现以生活为阅读的起点、以问题为阅读的支撑、以实践为阅读的动力,能够显著推动学生阅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阅读意识;激发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成为阅读的参与者,使学生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方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用,获得更好的发展。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挖掘自己的潜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以生活为阅读的起点——唤起学生参与阅读的意识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可以以生活为阅读的起点,唤起学生参与阅读的意识。教师为学生增添生活的元素,让学生形成生活意识,能够促进学生理解阅读知识点。学生在生活的影响下,可以发现生活与阅读之间的牵挂,学会在生活的基石上把握阅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联系现实实际,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者为学生提供新闻资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念,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的梦想。学生一听说是分享自己的梦想,都显得很积极,说出了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在学生分享之后,笔者向学生介绍了马丁·路德·金,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揣摩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学生产生了阅读的兴趣,并在阅读中了解了马丁?路德?金想要实现黑人与白人平等的梦想。学生被马丁?路德?金的精神打动,表示消除种族歧视,是大家所需要的,也是必须的。
        二、以问题为阅读的支撑——深化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可以以问题为阅读的支撑,深化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教师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就像是为学生设置了学习的关卡一样,引导着学生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思考中积累阅读的经验,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

学生在问题思考中,能够接近阅读知识点,理解阅读知识点,进而掌握阅读知识点。教师可以围绕课本内容来对学生提问,刺激学生思考,并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深化学生的理解。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 并序”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焦仲卿和刘兰芝之间的故事,感受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情感,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怎样的故事?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你认为造成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了课文阅读中,对焦仲卿和刘兰芝之间的故事进行了分析。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认为造成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除了焦仲卿母亲的阻挠,还有封建礼教的束缚。学生表达了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同情,掌握了课文的主旨。
        三、以实践为阅读的动力——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的发展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可以以实践为阅读的动力,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的发展。教师引领学生实践,给学生展示实践的平台,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拥有发展的潜力,给学生一个参与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实践的时候,可以及时查漏补缺,对自己学习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完善自己的阅读机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为学生设置实践活动,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崭露头角,增强学生的阅读实力。
        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笔者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廉颇和蔺相如的爱国精神,学习廉颇和蔺相如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实践任务,让学生通过舞台表演的方式来展示廉颇和蔺相如的形象。学生与小伙伴合作,挑选了自己喜爱的故事情节,进行了表演前的准备。在实际表演中,学生通过动作、语言展示了廉颇和蔺相如的形象和性格,丰富了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熟悉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拥有了实践创新的能力,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本文通过以生活为阅读的起点、以问题为阅读的支撑、以实践为阅读的动力,唤起了学生参与阅读的意识,深化了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促使了学生在阅读中的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阅读进行了新的学习和思考,知道了阅读对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感受到了阅读的价值,由被动参与阅读变为了主动参与阅读,成为了阅读的主体。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了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对学生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找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了学生在阅读中的发展,使学生不再畏惧阅读,而是能够参与到阅读中,汲取阅读的营养。
        参考文献:
        [1]王鹏.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刘小书. 融高中语文教育于学生素质培养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