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语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耿李元
[导读] 随着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当下我国的教育事业愈发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而素质教育也成为了各学科学段创新改革教学的主流趋势
        耿李元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 726200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当下我国的教育事业愈发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而素质教育也成为了各学科学段创新改革教学的主流趋势。中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可以说是中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平台,同时也是提升中职学生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本文将就中职语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实践探究
        前言:由于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主要以就业为导向,这也造成多数中职院校对于语文这门基础学科都缺乏应有的重视,进而使得中职院校的语文学科教学总是存在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以及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的问题。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积极创新和优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
        纵观现阶段的中职语文实践教学可以发现,大部分的中职语文教师都不具备良好的素质教育理念,这也与中职院校长期以来都将就业作为核心教育目标的传统观念有关。以致于大多数的中职院校都习惯性地将整体教学重心偏向于专业技能教学,而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专业性较强的技能学科来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许多中职院校的语文学科教学与其他普通高校有着显著的差异,不仅中职院校的语文学科课时数相对较少,而且中职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落后。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被忽视的教学环境下,自身的教育观念也出现了偏差,导致许多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时,都是为了完成教学指标而进行机械化的教学活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优势,而教学形式也多以“填鸭式”为主,教学内容则大多都是理论知识。
        (二)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逐步下降
        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颁布,许多学生出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他们中学没有毕业,就会被招募进入中职院校学习,这也使得大部分中职院校的生源质量都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些学生往往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较为薄弱,而且在思想道德、行为举止和学习意识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更是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再加上,大部分的中职学生来到学校都是以实现就业为目标,所以许多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无故旷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玩手机和睡觉等不良学习现象。而中职语文教师大多都会采取强硬的课堂管理措施,但是久而久之许多教师都会对这些问题学生产生倦怠心理,于是就会放任不管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使得学生无法得到正确的教学引导与素质教育培养。
        (三)学校的教学和评价体制不完善
        对于中职院校来说,他们主要是以为社会输送高尖端的技术型人才,帮助中职学生实现就业为主要的教育目标。所以,中职院校不需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也使得大部分的中职教师都盲目地认为只需要加强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教学和指导即可,因而严重忽视了对于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进而使得多数中职院校都存在着“重技能轻德育”的教学弊端。此外,中职院校不仅对于语文教学不够重视,而且在对于中职学生的教学评价上也存在着过于片面化的问题,学校往往都会将学生的专业技能放在首要的考虑因素,并不重视对于学生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的整体评价。从而导致许多中职学生虽然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但是其自身的职业修养和综合素质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有效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遵循素质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需求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技能知识以外,还要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素质教育优势,对于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竞争力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中职院校能够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明确语文学科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进而能够严格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而中职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前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创设符合中职学生发展需求的语文教学活动,以此来构建真正高效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二)创新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考虑到中职学生大多都不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对于语文课程产生了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所在和课程内容,通过创设趣味教学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执教《沁园春·长沙》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让学生自主阅读这首词,随后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湘江和橘子洲头的壮丽美景,以此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通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这首词中所描写的部分景象,可以促使学生有效提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感情,进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且往往将自己置身于课堂教学的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只能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地体现,进而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严重阻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发展。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在执教《故都的秋》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依次谈一谈自己对于秋天的感受,还可以鼓励学生试着用一个词语或是句子来描绘秋天。从而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四)渗透德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随后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全面渗透,开展德育教学也成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主要途径,良好的德育教学渗透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渗透德育教学内容,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学素材,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例如,教师在执教《我爱你,中国》一课时,就可以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为学生渗透先进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结合故事情节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力量。
        总而言之,中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对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文修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中职院校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明确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进而能够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加强对于语文学科的重视和投入力度。而中职语文教师也要转变自身落后的教育理念,严格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积极创新趣味教学情境,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渗透德育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淑文.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及应对办法[J].职业技术,2017,16(12):80-81+95.
        [2]王晓云.如何打造有效的中职语文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2):92.
        [3]张兴伟,梁玉柱.浅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J].科技视界,2017(31):63+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