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与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7期   作者:王颖
[导读] 生物学科的发展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所以将实验教学和初中生物课堂结合起来有助于基础教学工作的顺利和高效开展
        王颖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255100
        摘要:生物学科的发展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所以将实验教学和初中生物课堂结合起来有助于基础教学工作的顺利和高效开展,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运用信息技术、突出学生主体、利用分组实验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实验教学与初中生物课堂有效结合的具体路径,希望能够促进初中生物教学效能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生物;课堂;有效结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验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即需要与具体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并促进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所以,每个初中生物教师都应主动地通过创新方法的运用来加强实验与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结合,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革新演示实验形式
        演示实验是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最为基本的方式和途径,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实验的步骤和具体操作。但有些实验教学具有很大限制和难度,是无法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展示出来的,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能够克服这一教学难点,革新演示实验的形式并激发起学生实验兴趣,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设备的动画演示、视频播放等功能来模拟真实的实验操作过程,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从动态观察中快速地理解、掌握实验操作过程和反应原理。
        例如,在教授《植物的生殖》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课程研究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考虑到这一点,笔者借助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片,通过图片介绍本节课程的知识,让学生们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随后,笔者再播放一段视频,通过视频向学生们介绍本节课程的实验过程,本次实验主要以马铃薯为原料,视频中在经过了几天时间的推进后,马铃薯块开始发芽,长出了新的植株,根据这一现象,笔者再让学生们说一说马铃薯栽培是哪种生殖方式。这样,笔者通过运用信息技术,革新演示实验形式,促进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二、突出学生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实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的自主实验则是强化实验教学与生物课堂有机结合的基本路径。 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从现实学情出发,很好地把握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重视、肯定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科的知识内涵,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验空间和探究机会,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地提出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探究实验结果,让学生能够完整地参与和经历实验过程,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关联,以逐步形成生物实验的独立操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观察植物细胞》时,本节课程的内容相对简单,对此,笔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实验空间。上课后,笔者为学生们准备实验所需的道具,并鼓励学生们多动手,根据教材介绍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在学生们实验过程中,笔者会仔细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方法。这样,笔者通过突出学生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实验教学不仅强调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同时结语注重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能力的培养。对于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主动地去改变过去统一性的授课方式,基于对班级内学生的深度了解来进行科学地小组划分,并确定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与分工,为学生分配具体的实验任务;其次,教师则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生物实验,并围绕着生物实验来展开小组间的探讨、沟通和交流,全面地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从中深化对生物相关知识和实验反应原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观察种子的结构》时,本次实验笔者采用了分组实验法,在学生们实验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们多交流,通过相互配合、相互讨论的方法展开实验,整个实验过程更加顺利,学习氛围更加高涨。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与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机结合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所以每个初中生物教师都应当把握课程改革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树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念和先进的教学思想,提高对实验教学的关注和重视,并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突出学生主体、利用分组实验等策略的实施和运用,来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对学生的生物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生物素养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苏旖旎.引而岂能不发  因势更应顺导——提高学生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学习自主性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7):119-120.
        [2]张昆.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现代交际,2016(21):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