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7期   作者:宋宇
[导读] 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体系大力推崇素质教育,因此,像体育、美术
        宋宇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友谊小学114031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体系大力推崇素质教育,因此,像体育、美术、音乐这类“副课”逐渐受到了教师与家长的重视。任课教师也在渐渐转化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拿体育来说,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带去操场就让学生自由活动,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放羊课”,而现阶段的体育课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在体育活动中合作能力非常重要,既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能提升个人能力。
        关键字:小学体育;合作意识;分组教学;鼓励指导;合作技巧
        一谈到体育,离不开竞争与合作,体育锻炼本就是一项时而需要团体合作,时而需要个人独立完成的活动。因此,合作精神是一种必要且可贵的精神。在小学体育课上,有很多项目需要学生与学生配合完成,但小学生这时的合作意识还较为薄弱,多多少少会有些利己主义,此时,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课堂进行分组教学
        一个班级大概有三、四十名学生,让全班学生形成一个或两个合作小组,显然是不好教学和管理的。教师应该对教学班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一个组里五、六个人,并选拔出一名小组长。在课上,让学生按照小组的成员进行站队,进而开展教学。分组教学的好处有很多,对于组长而言,小学阶段的学生被任命为组长是一件很让学生兴奋的事,他们在课上会更加认真地听课,也会做到教师对其布置的任务。对于组员而言,即使在课上没有跟上教师的进度,在组长的指导下,每个小组的成员也能跟上教师的进度,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授队列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行进间的三种转法,即向左转、向右转和向后转。起初,我是让整个班级整理好队伍进行教授,但这种方式的教学效果并不好,有些学生站在后排,看不到我教授时的动作演示。因此,我将班上三十六名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六个人。组长站在队列的最前面,我将动作要领演示给了各组的组长看,然后让组长去教授组员。在组长教授时,我轮流着看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指正了动作不规范的。在下课前,我验收了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每个小组只有六个人,站成一排就能清晰地看清每个学生的动作是否含有错误,全班学生几乎都能正确的完成这一训练。
        二、鼓励学生主动合作
        小学生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在得到教师鼓励后,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因此,培养学生具备合作意识一定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定一个不易达到的高度,在引导学生合作时要循序渐进,使每个学生逐渐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先鼓励一个小组学生演示合作,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初次合作一定会产生摩擦,这时可能会击退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慢慢磨合,通过锻炼培养学生间的默契。
        例如,在教授“小排球:传球比赛”时,这节课我将学生分为了两人一组,分好组后,我将传球的工作示范给了学生,并向学生详细讲明了手臂发力的点。我让各个小组先进行二十分钟练习,之后开展一个传球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传的次数最多。练习时,很多学生能够与搭档配合起来,有一小部分学生显得并不是很积极,特别是腼腆的女生,搭档传的球没接住就会脸红耳赤。于是我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单独指导,并主动鼓励她们勇敢地将球传到搭档手里。我告诫学生:不要害怕失误,传球没接住是很正常的现象,多练习才能产生默契。当腼腆的女生接住球后,我及时进行了表扬,夸她的动作很到位,并鼓励她再与搭档多练习,这名学生练习地更认真了。
        三、传授小组合作技巧
        教师在教学完体育动作的动作要领后,直接让学生进行合作的话,可能会有学生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与小组内的成员协同完成动作。因此,教师应该在教授完动作要领后,适当地传授给学生一些合作技巧,便于学生开展。由于教师是一个人教学一整个班级,在教授如何合作时,仅凭口授不能使学生准确领会到合作要点。所以教师可以提前与其他班的体育教师商量,在课上通过两个体育老师亲自演示,能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合作时的小技巧。
        例如,在学校举办运动会之前,我向学生教授了一次如何进行4x100接力跑,这是校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接力跑很考验学生间的合作能力,以较流利的动作完成传接棒有助于鼓舞学生士气,节省时间,相反,如果对传接棒不够熟悉,在这个阶段浪费了时间,那一定会影响最终成绩。我在提前与另一个班的教师进行了商量,在课上我们两位教师一个作为传棒的人,一个作为接棒的人向学生演示了传接时的动作,以及如何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教师亲自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个合作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理想效果。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将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起来,为了使教学效率更佳,教师可以在课前活动时进行更用心的设计,多学习名校体育教师的教案,帮助学生从小就具有很好的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刘瑞平.浅析小学体育课堂合作学习探究[J].学周刊,2017(03)
        [2]许浩.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