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启发学生的绘画欲望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7期   作者: 潘秋菊
[导读] 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活跃起来大胆尝试,创设一定的美术情境,在美术活动中展示学生的佳作
        潘秋菊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浙江嘉兴,314502
        摘要: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活跃起来大胆尝试,创设一定的美术情境,在美术活动中展示学生的佳作,使学生更加有信心,有兴趣,学生的个性就在美术活动中飞扬,让乐趣在成功中产生,当智慧教育交融在美术课堂中时,学生们更加直观领略课堂的魅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智慧教育
        现如今,中小学美术教育已经不单单是职业技能的培训,也不是应试能力的补充,而是对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的培育和熏陶。但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表现得不够积极,对美术思想的理解不够充分,美术基本功底很不扎实等等。为此,我将用自己在教学中累积的经验来探讨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一、让学生想画,让美术课堂活跃起来
        要想让美术课堂真正地活跃起来,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起来,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欲望,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去表现的情感,有一种想画的冲动。
1、创造美术情境,善于改变生活
        美术的本质是生活的部分抽象,因此美术的内容在身边随处可见,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善于运用生活、周边的环境来有机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们进行教学。例如,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我尝试着让学生们讲出自己有趣的故事,然后用作画的方式将它们再现在纸上。
2、展示佳作,提振信心
        在美术活动中,我通过收集大量的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利用这些来鼓励优秀作品的作者,来激励那些还没有上榜的同学。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们增强美术信心,强化追求卓越的意识。
        二、让学生敢画,让学生们的个性在美术中飞扬。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美术对学生们来说是一项比较高难度的职业技能。而传统的临摹式的绘画方式,让学生们的个性和创作热情受到了极大程度的束缚。而当学生勇于在良好美术基础上展现自我,表现个性时,便是一种成功,而学生们也会在这样的一种成功中感受到喜悦和兴奋。因此,作为教学者,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解开束缚学生的枷锁,消除心理上的负担,帮助他们增强创作的勇气和信心,让他们的个性自由翱翔。
1、提倡创新,鼓励创新
        不畏强暴,不盲目崇拜,不拘泥旧说,勇于标新立异,是科学家的高尚品质。要创新,先要有自信心。[参考文献:
【】林乐夫 大胆创新]我们教学者,应当有这样的义务和责任: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各自的才能,引导它们把创新的意识表现在纸上;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加强了课堂的互动,在每个知识点的传授和名作欣赏阶段我都有意识地向学生们提问,了解他们独特地构思创想,做好记录,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学期末奖励那些积极发言的同学。而在学生作品的点评环节,我也努力地找出每一幅作品的闪光点和优点,避免用一个专业美术者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品,而是从基本的快乐、美感和天性的释放来评价作品。
2、绘画基础的强化,技法的训练
        之前一点提到了在美术教学工作中要强调学生们个性的展示,但是我们知道完全没有边际的创作自由,会使他们盲目地在原有绘画基础上止步不前。因此,我们既要提倡个性的解放,更要重视讲授必要的技法和绘画基础。例如、画面的安排、人物的动作、物品的特征表现等美术基础造型知识是不可忽视的。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技法手段,才能初步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快乐,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信,从而放胆去画,去表现自我个性。
        三、让学生会画,让乐趣在成功中产生
        在绘画活动中,学生们只是表现出前两点所要求的想画、敢画,是远远不够的。这既不是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也不是美术创作的真正目的。因此,作为教师,在鼓励、启发之后,还要懂得如何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实现创作成功的目标,从而达到高水准的教学要求。
1、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绘画的基石,一个有着优秀艺术素养的人必然懂得如何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以成为观察对象。但盲目的观察,不仅会让学生对美术活动丧失兴趣,还会让美术教学变得麻木机械。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布置适当的、明确的观察任务,教授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进而才能够达到提高他们观察能力的最终目的。在给学生们上“生长的植物”这课时,在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花、果实之后,带学生来到学校的“开心农场”对自然界中的植物进行近距离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看看植物的生长特点。叶子是什么形状?叶子如何长在叶茎上?如何去用线表现?植物和植物之间也有前有后,前面的植物绘画的时候应该“实”——画得仔细,后面的应该“虚”——画得简略,画面中应该有“虚实”有“前后”。所以我们的教学场所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室,而应当让学生们去感受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在观察写生的过程中,积累素材,储存形象。
2、激发想象力
        在具象的观察之后,要真正形成一幅艺术作品还需要想象,也就抽象思维的辅助。而众所周知,中小学生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一个群体,因此我们不需要刻意地催促他们想象,而是要善于引导他们做有意义的想象。在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经常通过提问来给学生们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我会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一件物体,让他们有意识地在脑海中重现物体地样貌或者空间布局的忒按;或者用可视的形象资料及联系学习、生活中的具体活动进行直观式的启发,帮助他们拓宽思路,提高画面的生动程度。
        四、让智慧教育交融在美术课堂中
        现代教育应用多媒体技术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与学的环节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注人了新的活力。【[【】孙济生,刘向群.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在科技高度发多、教育手段多样化的当今,智慧教育进入现代课堂有其必然性。而且,智慧教育有许多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进行直观形象地教学,更有效地帮助教师创造逼真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通过动感的画面,来让学生们自发主动地学习美术知识。
        1、智慧教育可以优化演示方法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亲身示范来传授美术技能。而传统的教授方法容易造成课堂的僵化,课堂互动性弱,时间浪费多。当我们适当地选用电教手段,就能让学生看得清,老师教的方便。通过图片、动画、文字,我们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直观、真实地接触到老师们要花大量时间绘制地东西,从而在对画面地联想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表现。
2、微课手段可以充实课堂
        学生在进行美术欣赏、创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素材和情感铺垫。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教师应当充分地丰富课堂地内容,烘托课堂氛围,丰富学生地知识面,扩大他们地视野,促进思维,提高创造力。而我们的微课正是有着这样一种优势,比如在上“年年有余”这课时,教师绘制纹样繁琐的步骤,通过制作剪辑成微课的形式插入EN5课件,
        步骤如下:
        1、简化:鱼头、鱼身、鱼鳍、鱼尾
        2、将简化后的鱼形纹样装饰在陶罐上呈现
        3、添加:鱼的纹样
        4、并装饰在圆盘中
        5、夸张变形:鱼的纹样,比如鱼尾
        6、呈现出对称的正方形纹样
        通过这4分钟简短的微课呈现,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理解这节课的内容,对于重难点就可以突破,能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课堂作业。
        总而言之,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简单地只开发学生们地应试功能,而要从修养、知识、思维品质等方面培养学生,让学生们在智慧教育这个氛围里下想画、敢画、会画。只有这样,我们在做好自己美术教师的本分,尽到自己的教学义务的同时,培养新时代的绘画者,让学生绘画的理想插上翅膀,飞得更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