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赵晓艳
[导读] 在我梦里,经常出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位满鬓斑白的老人步履蹒跚地朝我走来,口中还在向我诉说着他的故事.....

新乡学院  赵晓艳

        在我梦里,经常出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位满鬓斑白的老人步履蹒跚地朝我走来,口中还在向我诉说着他的故事.....
        他是李鸿章,是晚清重臣, 翻开历史的扉页,在晚清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李鸿章这个名字,无疑是一个颇受争议的存在。
        提起李鸿章,有的人心里会不自觉地冒出这样一个念头:“这是一个卖国贼。”的确,作为清政府的外交使者,李鸿章一生签订了太多不平等条约,致使中国主权不断丧失,朝野上下,哀鸿一片,民不聊生。这,无疑是将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在我看来,李鸿章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在返回驿站的途中受到当地愤青的枪击,子弹划过他的左颊,在一片惊恐声中他被送往医院救治,待他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却是:“此血可以报国矣。


”果然,由于各方压力,日本减少了清政府一亿两白银的赔偿,而他却自嘲道:“如果可以,我愿意多挨几枪……”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在本该是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要受此折辱,想想也真是悲哀.....
        当年万国运动会的时候,各国国旗伴随国歌依次升起,轮到大清国时,却没有国歌,在一片嘲笑声中,只见李鸿章走到黄龙旗下,唱起了家乡小调《茉莉花》,苍老的声音,孤独的背影,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就单单这一件事,他就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么一个故事,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又一次无奈代表清政府出席《辛丑条约》的签字仪式,当庆亲王准备签字时,他突然说道;“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王爷你以后的路还长,这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签完后,他吐血不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就像是一位裱糊匠,一生都在为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修修补补,而就在他临终前,列强还站在他的病榻前,逼他在条约上签字,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一位油尽灯枯的老人,嘴里在怯懦地说着什么,猛然间手臂高高抬起,最后却又无力地垂下,只有眼角无言的泪水在诉说着他的委屈和无奈,他知道他这辈子该签的条约都签完了,而他也终于可以安安稳稳地休息一次了……
        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生在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问及国事,他欲语泪先流,他一生都在努力,渴望清王朝能够繁荣富,但仅凭他一人之力,又怎能承担起整个国运的悲凉呢?在众人眼中,他是奸臣,是卖国贼,在当权者眼中,他是一个靶子,是一件工具,又或者说,他可以是任何一种物品,却唯独不可能是他自己……..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我们都只是历史的过客,其实,纵观李鸿章的一生,功过交织,难以有一个确切的评论,最后也只能叹一句他也是一位生错了时代的英雄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