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而不争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梁远烛
[导读] 古往今来的好斗者,终其一生都在不断争斗。有争斗就得有争斗的对象,当一个斗争对象被消灭以后,就会寻找新的争斗对象。争强好斗、求名夺利的意义在哪里?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吗?苏东坡曾经说过:“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那么,如何才能够让短暂的人生过得幸福而有意义,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梁远烛

        古往今来的好斗者,终其一生都在不断争斗。有争斗就得有争斗的对象,当一个斗争对象被消灭以后,就会寻找新的争斗对象。争强好斗、求名夺利的意义在哪里?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吗?苏东坡曾经说过:“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那么,如何才能够让短暂的人生过得幸福而有意义,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去关注的重大话题。
        胸怀豁达的人能够淡泊名利、不争不夺,奉献自己的爱心,能够在宽厚温和中轻松愉快的生活;而狭隘自私的人却总是会在争狭利、斤斤计较、妒忌相争,贪婪无度当中烦躁不安地度日。毋庸置疑,过于好争长短,逞强好胜,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必定会丧失很多和气,结下更多的怨恨,而且到头来可能什么也没得到。
        惠子在当梁国国相的时候,有一次庄子去看他,因为两个人的关系一向非常好。庄子来了以后,有人就在背后对惠子说:“庄子这次来,是想取代您国相的位子,您一定要小心点!”结果惠子一听便担心了,决定先下手为强,捉拿庄子,以绝后患。可是硬是在全国搜捕了三天,最后还是没有发现庄子的影子。后来,当惠子放下心来依旧当他的国相时,庄子却来求见。原来庄子并没有逃走,只是暂时躲了起来。
        庄子对惠子说:“在南方有一种鸟叫鹓雏,您应该听说过吧。那鹓雏,其实就是凤凰一类的鸟。它是从南海飞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栖身,不是竹子的果实不食,不是甘美的泉水不喝。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只猫头鹰抓住了一只腐烂的死老鼠,鹓雏从他的身边飞过,猫头鹰这时候紧张起来了,抬头对鹓雏发出‘吓’的怒斥声。


你现在想用梁国相位来恐吓我吗?”听庄子讲完这个故事,惠子面红耳赤,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世间,如果能够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人生,那么就会感到人生之渺小,生命之短暂。因此,在生活当中,人们就更应该多一份谦让,少一份嫉妒与争斗。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以宽广豁达的胸怀去拥抱轻松愉快的生活呢?争强好斗,不仅最终得不到什么,相反,还会因此丢掉生命中许多宝贵的东西,比如情感、友谊、轻松、快乐、乃至生命。“不争”,并不是让你无动于衷而无所作为,而是劝解人们事情都应该顺其自然,不要一味的巧取豪夺。
       学会放下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更是一种保持快乐的能力。快乐与痛苦就好像是一株并蒂莲如果我们放不下痛苦,那么就永远也无法看到另一边的快乐。“放下就是快乐”是一个开心果,是一粒解烦丹,是一只欢喜蝉,只要你心无挂碍,能看得开、放得下,何必去担心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呢?任何事情都看得开、放得下,这样才会心无挂碍,才会轻松快乐。在有的时候,“放下问题”其实就是“解决问题”。
        人世间的纷争不断,说到底就是为了名、利、情而争。一个人如果不争名、不争利,有些人可能会说他软弱无能,其实不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之道,利而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中的这几句话,让我们读起来就能够感受到这位中国古代的大先知对生活在世俗当中人们的叮咛。在圣人的心目中,人世间为了名利或者物质享受所发生的争争斗斗,就好像是在观察两只蚂蚁在争夺一块腐肉一样,是如此不值一提。
        人生有尽,精力有限,如果我们一味的争名夺利,那么就无法腾出手脚去创造,负重太多,自然是难以远行的,为了我们更远大的目标,我们应该多一份谦让,少一份嫉妒与争斗。去寻求一片属于自己的放飞心灵的天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