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光,高贵如你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冉敬尊
[导读] 我蹲下来与它平视。

河北中医学院2020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二班  冉敬尊

        我蹲下来与它平视。
        那天下午我告诉男友,它的眼睛像欲滴的黑色宝石,它像一只黑色的精灵,令人难忘。作为一个不喜欢与人对视的女孩儿,就在那一刻,我对上了它的目光,它从容不迫地望着我—好奇地打量着我。它的小黑眼珠正在与我对视,不卑不亢……它只是一只小黑鼠,而我是将取走它生命的人。
        它眼里露出了高贵的生命之光,渐渐的令我不敢直视,就像不久前那个夜晚,餐厅的灯光白亮的愈发刺眼,交杂着令人不舒适的热,男友惊讶的望着我:天呐,你的脸一半浸在光明里,看起来好温柔好圣洁啊!
        “没有动物实验,所有人类的新发现新创造将无法运用到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领域,人类科学的进步将举步维艰。
        “对于现代医学,我们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研究一个完整的生物体,这种情况下,使用人类是不道德的,不实际的…”我浏览着网页,这些都表明动物实验的必要性。
         我打开与一位学长的聊天记录。
        “天,当然没有不参加动物实验的同学啦!这些都是咱们医学生的必经之路:解剖要看大体老师、要做动物实验……只要怀着敬畏之心就好啦!渐渐地等你习惯了、成熟了也就觉得没什么了。”
        我曾不止一次地观察解剖老师的脸,她的脸上分明满是和蔼、严谨和温柔。她的眼神分外干净,认真。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必要过分纠结要不要动物实验的事。
        日子过得很快,第二次实验课的日子到了。这天的实验,小白鼠最终会在密闭的玻璃瓶内失去呼吸而死亡。我负责观察并记录其中一只小鼠的窒息过程和记录死亡的时间。
        刚进实验室,大家很兴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有的已经迫不及待打开手机拍照了,有的讨论要不要一会儿与人视频,有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第二天,有人在朋友圈愤怒地写道:你的命,不比它高贵!我舒了一口气,又暗暗佩服其勇气—小白鼠在玻璃瓶内被人随意地玩闹般地晃来晃去时,我又惊又气,却也只敢说一句,别动它了!
        走出实验楼,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来到了一片学校鲜有人走的空旷的树林。那里很安静,黄褐色的落叶和枯枝把地面铺了好几层,踩上去发出巨大的嚓嚓声。远处天空蒙着一层薄薄的白色面纱,上面偶有几朵悠悠闲闲的白云。不远处一片地上散乱分布着白色的棉絮,洁白如雪,我慢慢的走过—突然,我看清了那棉絮中间包围着的,竟是一只死去的鸽子!原来“棉絮”是鸽子的羽毛。我想起了前几日发现有人在打鸟。死去的生命几日前还拥有着蓝天,生命在呼吸世间,生命与生命有的时候是很像的,哪怕是一朵花。
        春花经过一番搏斗,起于厚土。也曾一番欣欣向荣,迎着朝阳,盼着春风,也曾赏心悦目,清香怡人,最终逃不过冬雪,化作泥土。经历一场暴雨也是常态,有时天气异常闷热,黑云犹如军队的逼压着大地,天色昏暗,白天被黑暗代替,黑暗却并非赤裸裸的,却让人不敢直视。雷声轰鸣着、怒斥着,电光刺目,忽然天亮了,黑了……婴儿啼喊着;雷声催促着、逼迫着,突然天亮了,黑了……婴儿挣扎着、哭叫着。一阵精疲力竭的平静后暴雨及至,如脱缰野马冲向地面,砸得地面疼痛求饶,一场雨在一阵短促如抽搐的瞬息内便结束了。
        第二日,春花便面目全非、零落成泥了。
        世界的面目这时仿佛不再温柔了,自然规律如此。
        我想那片偌大的树林少有人去,鸽子实在是不显眼,我甚至怀疑那只死去的鸽子可能不会被人处理,即便有人经过,绕过它走便是了。空气依然清新,天空面纱犹存,但只要面纱不是过于厚重,怎会有人与它过意不去呢?生活需要美好。
        网上说,大多数国家要求动物研究只能在科学研究的益处超过对动物的危害,而且没有可行的动物替代方案的情况下进行。在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对动物进行研究是道德的和必要的。我想,生命的尊严也是必要的。
        以后若有人再用一些美好的词汇形容我,我便从容不迫地望向他,微笑,告诉他生命之光值得一切美好的词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