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探析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刘甚秋
[导读] 伴随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教学目标有单纯的文化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层面上,这使得“人文素养”一词引起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研究提高人文素养的具体途径有哪些?尤其作为语文教师,如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笔者认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将对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出进一步探讨。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刘甚秋

摘要:伴随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教学目标有单纯的文化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层面上,这使得“人文素养”一词引起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研究提高人文素养的具体途径有哪些?尤其作为语文教师,如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笔者认为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将对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出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大学生 人文素养 教育
        一、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人文素养人才的稀缺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就现代社会而言,高素质人才不仅是支撑工作、学习、日常交流的工具和手段,也能够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虽然人才的学历构成有所提高,但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还没有被普遍认同,受重视的程度显然还有待提高。
        (一)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冲击高速发展。当前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更迭更是令人猝不及防。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虽然得到了极大便利,但网络文化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形成了一定阻碍。比如比起经典文学著作而言,学生更愿意去阅读网络上流传的小文章,对于传统戏曲俄戏剧,他们更喜欢现在抖音中的小视频、小段子。而这些文章简单、易懂,营养含量不高,使得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很难提高 ,甚至降低思考能力。
        (二)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较为模糊。虽然不断革新的教学方式可以使语文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课堂,然而实际工作中仍有很多教师接受新的思想,课堂教学依旧采用传统模式, 例如文章中心思想的解析,文学背景的介绍等等。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 他们即将踏入社会,思想较为多元化,所以教师应当改进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变为与学生沟通的课堂,并且在其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逐渐加深对于文学以及人文素养的理解,从而成为符合当 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有待树立正确的人文素养观。虽然我国高等院校主打的专业多样,但无论是哪种专业院校,都应当加强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视。目前许多高校还没有将人文素养列为教学重点,但理历史的实践证明,语文教学是加强人文素养的最有效途径。
        二、大学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效开设的课程,具体来讲可以 划分为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人文素养课程三种,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 应当首先明确学科定位,将这三个部分有效结合,从而为高素养人才的培育提供助力。
        (一)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劣取舍。


网络文化的冲击对学生赏析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即使如此,教师也要学会取舍,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许多便利,所以教师应当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信息技术,并且将其引入到教学课堂之中, 从而实现课堂氛围的打造以及学生兴趣的调动。同样学习《老人与海》,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只能让学生翻阅教材,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老人与海》的片段,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文中主角坚持不懈的精神,不屈服于艰险的斗志,这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都大有益处。
        (二)紧跟社会需求,理清大学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关系,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经过调查了解,许多大学生对大学语文都缺乏兴趣,使得大学语文的地位越来越低。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岗位都对语文能力有较高要求,例如招聘会计或文员时,就会特别说明需要复合型人才,即兼具语文能力的人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以及人文性是较为重要的两个性质,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应当将这两个性质进行融合以及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的高效投入。语文教师应当紧抓课堂互动性,积极开展与学生分的有效沟通与互动,进而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得人文素养的培育。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例如诗歌比赛 以及话剧表演等,这些活动都能够让学生提 升文学素养,并且实现素质教育针对部分学生对于大学语文认知不够正确的事项,高校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他 们认识到大学语文教学以及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三)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树立正确的人文素养认知。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出许许多多的经典文学著作,这些经典文学著作具有许多人文道理,给予了后世深远的影响。
        (四)与学生职业需求相结合。当今社会对人才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当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需求相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 让学生毕业后更好的进入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结束语。素质教育在我国地位显赫,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提升己任,担当使命,重整思路,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武莉.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鸭 绿江(下半月版),2014.
[2]李慧英.浅论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渗透[J].吕 梁学院学报,2011,01(5):81-83.
[3] 王瑞尧 , 网络信息技术背景下大学英语听说课生 态化教学探究 [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9)
[4]袁方.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 大学教育,2018( 2) : 11 - 14.
[5]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 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