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华光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邹中海
[导读] 大概是在去年这个时候的样子,刘占龙老师的散文集《寻光而去》获得了首届吴伯箫图书奖。

广东中山  邹中海

        大概是在去年这个时候的样子,刘占龙老师的散文集《寻光而去》获得了首届吴伯箫图书奖。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充满敬意和敬佩。很想提起笔来写上几句,略表尊敬之情。但那时我也正在参加活动,时间很紧,抽不开身,所以就耽搁了。后来又记起,想提笔来写的时候,却已经看到很多的文朋诗友,早就在各种报刊杂志上为刘老师写了大量的文章和散文评论。在这些各种各样的文章里,每一篇都是那么中肯,透彻,富有文釆。我对文学只是喜欢,属于半业余写作的那种,文笔生涩,难已入心,我想我就是穷毕生精力,怕也很难写出人家那样的水平。所以既然写不出新意,反而不如不写。但做为朋友,特别是做为志同道合的文友,遇到这么大的又是最为值得庆贺的事,好像不写点什么,又感到不好意思,所以还得写。之所以以前没写,是因为确实不知怎么写才好,毕竟这么多的好文章就摆在那里。
        在这些日子里,我一直在思考,我目前的这种心态,甚至还似乎能理解了当初李白的那种“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心情!当然,我不是李白。
        后来和朋友聊天,又说到了这个事。朋友对我说:“你呀,就是一根筋。关于刘老师的文章文釆,已经有很多的老师朋友做了很好的注解和诠释,何必再去重复?”
        对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何不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谈谈刘老师呢!因此在这里,我对刘老师的文笔、文釆不作重点评述,我只想谈谈做为作家以外的刘老师。
        刘占龙老师是黑龙江省的一位乡村教师,立足乡村教学已经三十多年了。早在2018年,就被教育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了“乡村突出教师贡献奖”的荣誉称号。他一生培养了大量人才。在他的那些已成才的学生中,有的成了大学教授,有的成了著名作家,有的成了政府职员,更多的则成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他本人非常低调,依然尽忠职守,无怨无悔,扎根乡村,为祖国培英育才,堪称时代师表。
        刘老师的另一身份,是部编版语文素养伴阅读(72本)系列丛书的大主编他把从教几十年以来的经验、智慧,聚沙成塔,汇聚成河,最终形成了汪洋大海。
        我是去年才进入中国教师作家主编群的,群主就是刘占龙老师。


这个群的主要成员,都是来自于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理论水平的老师们。主要的工作也是为全国大、中、小学师生的优秀文稿进行归纳整理,然后按内容进行编辑出版发行。刘老师是总编审,每一篇稿件都要经他亲自过目把关。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如果遇到了不妥的字词语句,都要和作者、编者进行举一反三地沟通、处理。
        众所周知,由于给学生阅读的文章和给成人阅读的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内容和知识点要更为严谨,符合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要完美结合。而且要针对孩子的年龄段,进行严格分层,连篇幅也要受到版面的严格制约。比如给小学三、四年级学生阅读的,要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理解水平,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启迪性的选编。以此类推。给三、四年级孩子阅读的文章,字数一般也会控制在600字以下;给初中生阅读的字数一般会控制在900一1200字,高中或以上的,一般在1300一1500字数之间。在每一篇文章前,要写出阅读提示;文章后,要写出新字词或关键字词;对生僻字要注上拼音;成语要进行解释,注明典故或出处;此外,还要有佳句集锦和问题思考等等内容。这些工作,大都会由以刘占龙老师为首的编纂委员会的老师去完成。有时候为了一个作者的文章,会往返多次,初审合格了才能进入复审、终审直至釆编。刘老师常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丝毫马虎不得!”
        刘老师对工作是如此的敬业和认真,对学生也是爱生如子,有口皆碑,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去年,他的一位学生,参加全国在校学生诗歌朗诵大赛。他亲自写稿,精心辅导,又在孩子挺进决赛后,亲自为孩子拉票。他深情地说:“这是我们自己的孩子!”话语不多,却铿锵有力。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因为这是一位人民教师的真情流露和肺腑之音。
        去年的十月,刘老师的一篇散文《日清月朗.心有华光》在美国费城的《海华都市报》上发表了。报社委托在美国常青藤大学任教的华裔女科学家、诗人、作家海伦邮寄报纸。海伦老师把报纸都寄给了我,要我再分寄给国内的诗人作家。当我把报纸寄给刘占龙老师后,刘占龙老师在第一时间就给我转来了二十块钱的邮寄费。钱虽小,情义重。这也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说明,刘占龙老师的为人与文章,真正做到了完美统一,确实是文如其人。这也能体现出刘老师所追求的那种“日清月朗.心有华光”的精神世界、为人和泾渭分明的文风。
        林徽因在写《徐志摩的人格魅力》时如此说:“诗人的志摩用不着我来多说他那许多诗文便是估价他的天平!”在这里,我也想说:“身为教师作家的刘占龙老师不用我多说,他的那些作品、荣誉便是评价他的天平!而他的真诚,博爱,敬业精神,表里如一的文风,永远值得我学习,效仿和推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