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阅读实施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赵琳娜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早期阅读在幼儿园的课程当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幼儿认识外界环境的一条途径,早期阅读对于幼儿性格、个性、情感,智力等诸多方面都有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早期阅读概述,其次从幼儿园和教师两大方面,阐述了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实施的对策建议。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花园幼儿园 赵琳娜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早期阅读在幼儿园的课程当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幼儿认识外界环境的一条途径,早期阅读对于幼儿性格、个性、情感,智力等诸多方面都有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早期阅读概述,其次从幼儿园和教师两大方面,阐述了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实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班幼儿 早期阅读 策略
        一、早期阅读概述
        (一)早期阅读的含义与意义
        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的色彩、图像、文字或通过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低幼读物的过程在学前期,只要是和读相关系的行为,都可以看做是早期阅读。
        (二)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把早期阅读明确纳入语言的目标体系,并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的要求。
        二、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幼儿园
        1、提供适宜的阅读条件
        大班幼儿已经初步具有自我意识,开始探寻在公共场所时单独的空间,为了满足幼儿的要求,在大班时可以设置班级内的阅读区或者专门的阅读室。
例如:《白雪公主》在阅览室的布置上,就可以利用到主人公的卡通图片进行墙面装饰,配以茂密的森林,颜色鲜艳的花草,形态可爱的小木屋,让幼儿一下就可以进入到故事情节中去。
        2、提供适宜的阅读书籍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思维力,理解力的成熟,书籍的内容也要增加,可以在以图为主的基础上加入适当文字,情感内容更加丰富,可以教给幼儿关爱,自立,体谅等,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猜测。
        例如:《搬过来搬过去》这个绘本中展示的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通过这个绘本,可以教育幼儿有困难要想办法解决,多为他人着想。绘本中的语言浅显,形象,句子短小,口语化,加上精美的配图,易于理解。
        3、提供适宜且充足的阅读时间
        在大班阶段,幼儿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但无意注占主导地位,对高兴奋度活动和低兴奋度活动之间转换的控制能力较差,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幼儿可以适应阅读环境,安静阅读。
       (二)教师
        1、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需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当幼儿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依着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阅读书籍,这样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阅读,可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1)题材要多样化
        在大班阶段,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大大增强,他们特别爱提问为什么的问题,看到什么都会不停的提问,大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这时候,老师就要针对他们的问题,安排不同的题材,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例如:科学知识类的绘本《和雨蛙爸爸一起去采集昆虫》,这是松冈达英在2014年出版的绘本作品,在这个绘本里面,介绍了100种昆虫,书籍采用拼接的设计方式,一翻开书就可以看到底下,枝叶下藏匿的各种昆虫,很容易吸引幼儿的兴趣。
        (2)文体的多样化
        早期阅读中,幼儿文学文体多样,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童话、寓言、故事,科学文艺等。
        例如: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以找妈妈的故事为载体,通过细致的情节描述,让幼儿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阶段特点和生活特性,幼儿科学童话《“小伞兵”“和”小刺猬》,借助童话的形式,告诉幼儿蒲公英和苍耳的花、叶、种子的特点,形象生动,吸引幼儿。
        2、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随着幼儿年龄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的自我评价也在逐渐发展,在大班阶段,幼儿的自我评价具有一定的依从性,主要的依从对象就是老师,他们想做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就会很高兴。
        例如:翻书时要一页一页的翻,从右向左翻,从上向下看,轻轻的翻,看书时要安静,不能打扰他人,看完的图书要送回图书区,摆放整齐后,再换另外一本来看,如果发现别的幼儿的书籍更吸引人,要学会和他人商量,不能动手。在阅读时,提醒幼儿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书放平,身体坐直,看书时眼睛和书保持一段距离。
        3、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传统的教授方法以讲解法为主,教师讲,幼儿听,这种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抓住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大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容易转变注意对象,有意注意时间有限,但是效率高。在课堂活动时,要充分利用这两种注意方式,把幼儿的注意力一直吸引到课堂上。
        为了使幼儿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幼儿喜欢阅读,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加入新的授课方式,可以有移情法,想象延伸法,角色扮演法,情节改变法,随机引导法等,让绘本活起来,通过生动活泼的教授方式,调动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让幼儿参与到故事中去。
        例如:在讲述《蚂蚁小可》的故事时,老师声音变化很大,为每一个角色都定位了不同的声音,每当蚂蚁小可想变成别的动物时,他的好朋友果果就会说,可是小可,我们是蚂蚁啊。在听到这里时幼儿就会和老师一起说这句话,说明教师的语气变化,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4、早期阅读与其他领域的有效整合
        早期阅读与其他领域的有效整合可以促进幼儿多通道感知的发展,单一的早期阅读只是刺激幼儿视觉的发展,在和其他领域有效整合之后,对幼儿的视听联合,视触联合,视动联合发展都有很大裨益。
        例如:《小雨沙沙》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押韵。在学习完这首儿歌后,进行的延伸活动可以整合很多方面,比如进行语言领域的儿歌创编,艺术领域的绘画创作、展示,歌曲的学习,科学领域的了解小雨点形成的过程,下雨的利弊,健康领域的感冒了怎么办。
        5、合理有效的利用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趋势,一般理解的家园共育的方面主要是幼儿的行为习惯,现在,我们可以把早期阅读也加入其中。在实施的过程中,幼儿园要加强对家庭的指导和服务意识,《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李少梅,马丽娜. 早期阅读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共词分析的知识图谱研究[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2):34-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