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叹调《她显得太可爱》音乐要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张家俊
[导读] 歌剧《玛尔塔》是作曲家弗里德里希·冯·弗洛托(Frīedrich Von Flotow)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他所创作的18部歌剧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歌剧,浪漫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旋律曾在欧洲各大剧院连续上演,时至今日仍经久不衰。在这部歌剧中最出名的一段莫过于咏叹调《她显得太可爱》(有译《宛如一梦》),这首咏叹调所讲述的就是主角莱昂内尔在女主玛尔塔逃回皇宫后对他的深切思念,歌词动人,旋律优美,使它成为现今大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张家俊
 
摘要:歌剧《玛尔塔》是作曲家弗里德里希·冯·弗洛托(Frīedrich Von Flotow)的代表性作品也是他所创作的18部歌剧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歌剧,浪漫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旋律曾在欧洲各大剧院连续上演,时至今日仍经久不衰。在这部歌剧中最出名的一段莫过于咏叹调《她显得太可爱》(有译《宛如一梦》),这首咏叹调所讲述的就是主角莱昂内尔在女主玛尔塔逃回皇宫后对他的深切思念,歌词动人,旋律优美,使它成为现今大多数男高音的保留曲目之一,曾被多位歌唱家演唱。最为经典的当属帕瓦罗蒂所演唱的版本,因此本文通过对这部歌剧《她显得太可爱》(意大利语版本)的歌词、旋律及歌唱家的演唱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的学习与实践演唱来谈一谈在演唱这首作品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玛尔塔》    弗里德里希·冯·弗洛托    《他显得太可爱》     演唱分析
        第一节歌词大意
        意大利版歌词:她显得太可爱,叫我一生难忘怀。她显得太美丽,终日扰乱我心怀。伤害我、迷惑我,她将美丽当绳索。我眷恋、我爱慕,爱的烦恼摆不脱。一心想和她相亲相爱享欢乐,我的心才能得到安宁。不再痛苦免受折磨。玛尔塔、玛尔塔,你在何方,我的心里多悲伤!你竟夺取我的安宁,难道你要我死亡,啊!你要我死亡!啊!死亡!
        第二节曲式结构与调式调性分析
        从结构来看,这部作品是一部带引子、带尾声、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歌曲。具体结构如下

        1-18小节为歌曲的引子部分,也是主题旋律的第一次陈述,调式调性为F大调。歌曲速度“Allegro moderato”即适中的快板。随后进入歌曲的A乐段(19-34小节)部分(,由a+a1两乐句8+8小节的方正型结构组成。其中a1乐句是对a乐句的变化重复结束在关系小调的一级六和弦(t6)上属于开放性结尾,为中段的展开做铺垫。
        歌曲中段B部分从35小节到54小节是由b+c(8+12)的两个对比性乐句构成,b乐句调式调性为d小调旋律旋律色彩变暗,进入对比乐句c部分后逐渐转调到远关系调bD大调上,随后旋律逐渐平缓调式调性回归到F大调主调上。歌曲第三部分A1乐段是对A乐段的变化重复由a+a2(8+7)不方整性乐句构成,调式调性为F大调结束在主音上。歌曲的尾声是全曲情绪的最高点从第70小节开始,“Piu animato”意为更加活跃的,这里连续采用大附点节奏型,使旋律有推动感,结尾和声进行进行为IV-K46-D-T的完满终止。
        第三节旋律进行与伴奏织体的关系
        旋律的的和谐进行不仅仅取决于主旋律的优美动听,同样也依赖伴奏旋律的相辅相成,因此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对咏叹调《她显得太可爱》的旋律进行与伴奏织体的分析,来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引子部分旋律声部的前8小节为歌曲主题部分的初次出现,以八分音符、浮点音符和二分音符为一乐节,类似在说一句话后的停顿。而伴奏则是以二分音符搭配全分解音型来进行。这种全分解伴奏音型的特点就是平稳、优美和缓缓道来,对与旋律声部而言这种节奏型能够提供准确的基音和稳定的节奏,因此二者的配合是和谐且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为随后的旋律所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做铺垫。
        在进入主题部分后,旋律声部保持稳定不变,而伴奏声部则变成了八度的二分音符搭配全分解的节奏音型,这种伴奏型的特点在于稳定且规整,把重点转移到旋律声部上,侧重于为旋律声部的进行起到“辅助”的作用,对歌曲的流畅进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歌曲的展开中部后(34-54小节),情绪逐渐趋于激烈,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矛盾冲突逐渐显现。从第34小节到42小节,旋律声部节奏变为弱起的x.x  xo  xx的节奏型,附点与空拍的应用,使歌曲进行逐渐紧迫,把歌词所表现的“伤害我,迷惑我”和“爱的烦恼摆不脱”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出来,与此同时伴奏旋律的进行变成了紧迫的xo oxxx ,仔细观察会发现旋律声部的强拍对应的是伴奏声部的八度音程,对应歌词来看强拍的“我”“美丽”“绳索”“爱慕”等都是歌词的逻辑重音,更加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渴望与挣扎,面对爱人的离去而痛苦和内心思念滔滔不绝。因此此段的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的搭配是无可挑剔和锦上添花的。
        展开中部的后半部分即42小节到54小节,伴奏声部又回到八度音程和全分解的节奏型,象征着作者在内心激烈的挣扎与烦恼的思索后,逐渐平静下来,随着调式调性的改变,心中开始向往和心爱之人在一起的甜蜜景象,正如歌词所说的“想要和她相亲相爱享欢乐,我的心才能得到安宁,不再痛苦受折磨”。
        最后是歌曲的尾声部分的70小节到90小节,这里的旋律声部采用了大附点音符,同时出现了八分休止符的空拍,旋律起伏较大,整体旋律呈现出被推着前进的趋势,且音高也逐渐升高,在85小节和87小节的高音处都使用了时值较长的二分音符,以及在歌曲结束前的89小节的小字二组的b更是采用了自由延长记号,把歌曲的情绪推到了最高点,在最后的八分音符后强收,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此同时伴奏声部从70到81小节依旧采用了较快的x节奏,但从82小节到90小节节奏变成了的节奏型,为酰氯声部的高点即最高音做了一个强有力的推动,使歌曲情绪迸发出来,极富热情与张力。最后,旋律声部强收,伴奏声部并不是戛然而止,反而是依然在推动,先是右手八度和左手的柱式和弦搭配再现主题旋律,随即是八度旋律的级进的推动和两小节的震音使情绪逐渐回归,收束在主和弦上,全曲结束但留给人的却是无限遐想。
        张家俊  1997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音乐表演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