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中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季爱莲
[导读]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和写作教学都是相互分离的,读写结合教学形式也没有得到教师足够的关注。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读写结合式教学的有效应用对策。

浙江温州市龙湾区永中第二小学    季爱莲  325024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和写作教学都是相互分离的读写结合教学形式也没有得到教师足够的关注。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读写结合式教学的有效应用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1.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1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读、写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两个重要环节。叶先生曾经说过,在语文教学中读、写两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将读写结合起来,是提语文能力的根本途径。在当前的形势下,小学读、写教学在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和难点的同时,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这是因为通过写作训练法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训练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吸收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写作与阅读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学生的学习而言,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因此,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就有读写不分家的说法。由于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本身是相互渗透的,因此,小学生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也可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该模式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符合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但是,单靠阅读教学无法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它只能片面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缺乏深入、全面的认识,阅读能力如何移植到其他应用领域尚不清楚。在阅读过程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优势明显可以加强和巩固新词汇、新句型和新技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语文知识。同时,作文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会在亲笔写作过程中如何安排篇幅,如何体现中心思想等,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把握文章的内在规律,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阅读与写作合二为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读写转换频繁,不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2.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阅读教学中延伸仿写训练
        仿写是将读写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最直接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仿写法,首先要掌握文章的内容和内涵,对文本要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进行仿写法。


仿写法也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要分析原作,理清原文的措辞,并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如前后呼应、承上启下、开篇点题等,然后展开仿写。另外,经过分析,学生还可以根据需要重新组织文本,进行仿写。对于语文知识基础较弱的小学生来说,仿写不仅能降低写作难度,而且能在仿写过程中积累写作技巧,因此更具实用性。比如,在学习完《故乡的秋》一文之后,语文教师可以用“秋”、“故乡”等关键词作为命题作文的核心,让学生模仿原有的结构或者按照原来的主题来写。学生可以在仿写过程中对乡愁、思乡等观念在文章中进行体现,也可以尝试学着去描绘四季的自然风光之,培养小学生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2在写作教学中融入阅读知识
        作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中应将阅读融入写作教学中摒弃传统的“读写分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感受、欣赏文章的语言特征、描写特征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习描写人物神态,教师应注意观察人物外表神态的细小变化,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等等,通过以上描写,使人物神态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观察人物的思想感情,并将人物的行为与其语言动作等结合起来,使人物神态的变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学生应注意描写人物的喜怒哀乐,将人物的眉、眼、嘴等不同部位的细节描写结合起来。在写作教学中融入阅读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写作技巧。比如,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文章的某些修辞或写作技巧,让学生充分思考这些写作技巧如何有助于写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阅读材料,从而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积累,使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写作方法,自己写一篇文章,通过情景描写,表达特定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文章、整理素材的能力。
        2.3多阅读提高知识的积累
        小学生因为年纪太小,经历的事情太少,看过的书也不多,这些就导致了小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不强,知识的储备也不够。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往往无法直接地表现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而且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理解得往往也不是很充分。在生活中,小学生对于身边日常的事物不上心,缺少观察,这也导致了小学生表达的内容很浅层次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接触生活中的事物并加以观察、思考,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读写结合”式教学,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的语文思维,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峰.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2):44-46.
[2]于晓.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78+80.
[3]高会然.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