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辅导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黄淑平
[导读]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科目,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且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数学学困生。基于此,本文将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辅导学困生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数学教学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谷塘小学  黄淑平   5275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科目,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且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数学学困生。基于此,本文将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辅导学困生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数学教学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数学;学困生;辅导策略
        引言:对于年纪较小、认知水平还比较薄弱的农村小学生来说,数学科目的抽象性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多困难,这样的情况下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学困生。如果不能通过有效的对策实行学困生的转化,那就会对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举措,提升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举办趣味性数学活动,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困生对于枯燥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往往都存在一种抵触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最终就会发展为厌学心理,从而彻底失去学习兴趣,这不仅会对个人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甚至还可能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其教学的一个出发点,通过举办多样化的趣味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以及数学知识自身包含的魅力[1]。比如,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年龄特点出发,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活动,让他们在游戏情境中,不断掌握数学的基础理论,并能逐渐应用在实践中,从而使学困生面对数学知识时不再感到畏惧。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的教学中,对于刚步入小学校园的学生来说,如果仅仅在书本上观看平面化的图形,确实很难掌握认识图形的基本技巧和规律,尤其是对那些从一开始就对数学有畏惧心理的学困生来说,就显得尤为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将球、水杯、魔方等代表圆柱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生活物品混合放在一起,然后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图形比赛,将属于一类图形的物品分在一个范围内,看看哪一组分的又快又准确。通过这样的游戏比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胜负欲,从而逐渐提升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设良好的数学氛围,提升学困生的参与度
        学困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参与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也是培养他们数学能力的前提条件,如果他们没有参与学习的热情,那自然也就无法提升学习效率。而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升学困生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让学困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并逐渐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将抽象化的知识直观化,将复杂的数学概念简单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并创设良好的数学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环境中不断调动自己的参与热情,最终实现对学困生的成功转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故事化的情境、现代教育情境等形式,使学困生在充满趣味性和新颖性的课堂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向提高[2]。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的教学中,对于那些无法准确理解长度单位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为他们创设实践情境,使他们在亲自动手操作中认识到长度单位的概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展开大拇指和食指测量书桌,看看他们的书桌有几拃长,当学生们得到结果后,教师再利用同样的书桌,以自己的手指为测量单位,得出了与学生差距悬殊的答案,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答案,进一步引出数学中应该规定出统一的单位,从而让学生了解到长度单位统一的必要性,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困生良好习惯
        学困生通常都缺乏自控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很难通过自身的力量让自己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如果教师这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讲解法,就很难让学生掌握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技巧,也无法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学困生的学习之路更加艰难。因此,作为一个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将课堂延伸到室外,让学生根据校园内的多边形花坛、桌椅等物品,对多边形形成一种感官上的认识,从而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习惯,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从而解决数学问题;而在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通过割补法等计算面积的方法,完成计算多边形面积的练习,从而进一步加深学困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数学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多维思考的习惯。
        四、建立家校联合沟通平台,加强对学困生的了解和监督
        农村地区的学困生一般情况下自制力都比较差,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也非常不端正,这时就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与学校和教师一同努力,完成学困生的转化任务。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现象比较突出,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平台,让他们认识到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作用,并对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指导,使家长拥有更加专业的教育理念,同时让家长加强对学生的监督,从而提升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效率[3]。教师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平台、QQ群组等多样的沟通形式,在微信公众平台中上传学校的日常工作计划以及重大决定,寻求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并分阶段地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通过文字或图片的方式传送给家长,让他们意识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的重要性,而家长可以在微信或者QQ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促进学困生转化进程的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相对于城市来说是比较低的,而且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很容易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因此,为了从整体上提升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对学困生的学习进行辅导和帮助,让他们收获学习自信心,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献允.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9,19:17.
[2]赵华梅.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40.
[3]邢梅.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