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张美
[导读] 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诗词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诗词中平仄格式的押韵,书写了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初中语文古诗词课程具有独特的魅力,灵动的课堂和浓厚的人文气息,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奥妙。本文从多个角度阐明了目前我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并且研究了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以供广大学者参考。

黔西县新仁中学     张美     551505

摘要: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诗词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诗词中平仄格式的押韵,书写了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初中语文古诗词课程具有独特的魅力,灵动的课堂和浓厚的人文气息,使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奥妙。本文从多个角度阐明了目前我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并且研究了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以供广大学者参考。
关键词:古诗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分析;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工作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通常都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很难专注的学习古诗词,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成为初中语文教师首要攻克的难题。
        一、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世界文化艺术中最闪亮的星星,经过了几千年时间的洗礼,仍然经久不息。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了诗人以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和当时的创作背景。现代文学作品、影视剧和歌词都有古诗词的身影,例如:歌曲《别亦难》,歌词引用了李商隐的《无题》;歌曲《几多愁》的歌词是李煜的《虞美人》;歌曲《思君》,歌词为李之仪的《卜算子》;现在网络上流行的网络语“把酒祝东风”也是源于唐代诗人司空图的《酒泉子.买得杏花》:“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小学语文古诗词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思想,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内涵建设促发展,进而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目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初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味的让学生储备古诗词背诵量,不注重学生掌握的程度和学习兴趣。我国现阶段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语文这门课程博大精深,学生学到的每一首古诗词都有相应的人文教育,在学习古诗词的课堂上了解到的文化,都是对学生自身的熏陶。初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通常都会表现出学习中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容易滋生逆反心理等,学生表现的心理活动既繁杂又迷茫,从另一角度分析,这个时期确是学生完善人格的鼎盛时期。


另外,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还在延续以黑板、粉笔为工具为教学手段,以往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依然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流地位,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灵活度非常差,教学氛围也十分死板、沉闷,还在延续以黑板、粉笔为工具为教学手段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解决措施 
        初中古诗词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学生在学习时难以掌握,教师通过影像资料使其形象化,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运用丰富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开展教学活动,音频内容包括全书故事、生词、诗词朗诵及演唱、对话练习等;视频内容包括在与诗词、诗人及其历史背景有关的名胜古迹拍摄的文献及MTV,这种形式新颖、独具特色教学活动,给中国古诗以全新的阐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古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境界,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应注重领悟其中内涵,如:李商隐的《霜月》,全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寄寓了诗人在浑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以及崇尚圣洁、耿直而不媚俗的高尚情怀;表达爱国情怀的诗歌,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其中最有名的一首诗《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的《州桥》写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70)夏天当时,汴京沦陷已40多年,诗人奉命出使金国,就一路所见所闻,写下了72首绝句,《州桥》是其中之一,通过对汴京父老急切地盼望宋王朝早日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的描写,表达了广大沦陷区的人民强烈的爱国感情,对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统一流露出强烈的不满情绪。
        结束语:
        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深刻了解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国家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保护自己民族的优秀品质,维护自己民族的尊严,珍爱自己民族荣誉的心理感情,增强学生对国家,对民族所负的道德责任感,初中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兴趣爱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胡厅.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读解问题研究[J]. 广州大学.2019,178(045):009-021.
[2]白丽娜.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9,000(798):0060-0069.
[3]白丽娜.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072(044):005-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