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 芦建霞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芦建霞
[导读] 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我国也长期推行形式化的应试教育。其中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就是阅读,但是现阶段教师在教学期间缺少审美的构建,学生如果长时间处于表面的阅读,那学生阅读的效率很大大降低,同时这样的阅读也使学生很难深入了解到语文知识深度的内涵美。因此得知,现阶段教师需在阅读教学期间通过审美构建将小学语文丰富的知识展示给学生,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思想文化的精髓,使学生的阅读层次、审美眼界得到提升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钢铁大街第四小学   芦建霞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我国也长期推行形式化的应试教育。其中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就是阅读,但是现阶段教师在教学期间缺少审美的构建,学生如果长时间处于表面的阅读,那学生阅读的效率很大大降低,同时这样的阅读也使学生很难深入了解到语文知识深度的内涵美。因此得知,现阶段教师需在阅读教学期间通过审美构建将小学语文丰富的知识展示给学生,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思想文化的精髓,使学生的阅读层次、审美眼界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学生更自主的挖掘语文阅读中的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构建
        引言: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堂教学需利用优秀的文化熏陶感染学生心灵,使学生的审美眼界与思想道德同时提高,并保证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个性与人格,从而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新课标中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小学语文教学中离不开阅读,这也会深深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发展。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通过教材中丰富的知识以阅读教学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去发现书中所包含的美与丰富的情感,这种教学方法也具有独特的审美教育意义。同时,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构建优美的意境,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激发,并及时发现文字中包含的美与情感,从而使学生自身发现美与欣赏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建构的特点
        1.阅读的情趣性
        教师在教学中,想要将文章文字的美与思想进行统一需进行审美构建。教师与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相互交流感受,使学生能够将自己在文章中看到的景色与思想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随后大家要一起沟通,共同感悟阅读中的思想情感。学生运用感知、想象、思考、以及体味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作用下感受到文字带来的快乐与享受,从而使得自身情感得到满足。学生通过多次的阅读之后会很享受阅读带来的美感,也会更努力的去学习,这使语文教学的效果更佳显著。
        2.阅读中的人文情怀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和道德品行的修养是现阶段学校的主要教育意义。学生通过阅读教学的学习使自身更好的进行全面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期间的审美构建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可以及时领悟到文学中的美与生活中的美,学生通过阅读更好的感受到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同时也将作品中抽象因素形象化和情感化。教师在此过程中,也需及时让学生加深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身边事物的美的感悟,使学生能够真正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与此同时,学生也需在加深对作品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将文化、道德以及生活美的认识进行逐步完善。
        3.阅读的创造性
        要想更快、更有效的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需在小学语文阅读期间增加审美构建,一方面教师能够将自身的文化功底、审美感受、认知情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呈现,使学生能够学会欣赏作品的美;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对作品美的深入了解,能够感受到审美带来的愉悦,同时自身的思想也会随着审美的提升而逐渐变化,使自身有了新的感悟。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直观的思维与文字的悟性,同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一同努力,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建构培养的策略
        1、重视优美词句的品味,领悟语言文字的美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教材中选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其中隐藏着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富饶的西沙群岛》,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赵州桥》,有丰富多彩的可爱动物——《翠鸟》,有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千古传诵的古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它们有的文辞优美,有的用字巧妙,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深入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引导他们对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进行细细品味,进而了解文章为什么美,美在哪里。例如:在教学《燕子》时,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燕子的外形,在课堂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两个句子:其一、全身的毛都是黑色,有一对翅膀和一个小尾巴。其二、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然后在第二句中,将“乌黑发亮”“俊俏轻快”等形容词重点标注,先让学生阅读两个句子,然后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分析。学生便能够逐渐感受到课文用词的精妙,与作者产生共鸣,从中受到语言美的熏陶,享受文章的审美愉悦。
        2、剖析人物形象,体会形象的美
        小学语文不仅是一门语言工具性学科,也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小学语文教材中为我们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形象常常以朴实、善良、无私启迪学生的心灵。比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晏子,顾大局、识大体的蔺相如,身残志坚、乐观开朗的刘老师......这些个性特点鲜明的人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能逐渐受到优秀品质的影响,其个性特点发展也会更加积极向上。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善于抓住课文中描写的细节,如人物的语言、心理变化及肢体动作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细致分析,通过整理归纳得出人物性格特点,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形象美。
        3.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优美的教学语言
        教师在阅读教学期间需注重优美语言的应用,这会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结合现阶段我国小学教材的特征而言,其文章的大致内容都是比较经典的文学作品或者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措辞严谨,语言优美,因此可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教师要能够在阅读教学内容中找到具有欣赏价值的语句,让学生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和探究,并让他们找出这些句子美在何处,如何体现。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对优美段落词句进行重点阅读,并积极思考发现其中的美,无形中培养了审美的意识并提高了审美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能够注重自己授课时的用词与语言风格,尽量使用优美的语言,注重音韵美、形象美等,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阶段的小学生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审美构建,使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这不单单只是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而且也是对学生自身的心理有着积极作用,使学生的心中充满美感的事物,保持乐观的心态。因此,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需及时转化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地位,积极的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期间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罗平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J].课外语文,2018.
[2]李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C]//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2019.
[3]何文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J].新课程(教研版),2019,000(010):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