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张小清
[导读] 产业结构变革过程中旅游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发展热点,纵观国内近年来发展形势,各地区都在积极开展旅游产业建设,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明显提升,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但社会需求形式也对其技能与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下,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从多角度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展开探究,希望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贡献微不足道的价值。

绍兴市上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张小清

摘要:产业结构变革过程中旅游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发展热点,纵观国内近年来发展形势,各地区都在积极开展旅游产业建设,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明显提升,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但社会需求形式也对其技能与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下,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从多角度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展开探究,希望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贡献微不足道的价值。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质量
        引言:旅游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节假日和闲暇时间选择外出旅游,对于拉动经济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面对良好的旅游业发展形势,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当深化认知,积极探究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完善的质量保障措施落实增强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细化旅游管理专业划分
      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重视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是解决当前旅游行业存在乱象、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想使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加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为旅游管理人才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对旅游管理进行细化的专业划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大方向的旅游管理进行细致划分,既可以通过划分旅游的种类如出境游、国内游、入境游,也可以通过划分旅游环节,如规划管理、操作管理、人员管理等,这种专业细化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分工的细化提供帮助。部分学校已经进行专业划分,我校也将旅游专业细分了导游和酒店方向,导游方向学习《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模拟导游》;酒店方向则学习《中餐服务》、《客房服务》、《饭店管理》。
        (二)精确定位人才发展方向
      要加强人才培养,还需要对人才的发展方向进行区分,设立不同的侧重点,注重人才培养的层次划分。就发展方向而言,旅游管理培训应对专业人才和学术人才进行区分,专业人才需要对其普及更多的市场和行业知识,帮助其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迅速立足,而学术人才则需要加强其对理论的深入学习,帮助其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一个行业的发展既离不开一线的工作人员,也离不开理论上进行指导的先行者,对这二者进行区分能够帮助旅游业实现稳中向好发展。此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内容也要有所区分,对于就业、3+2、高职考班级需要进行不同的培育,避免出现所有层次的学生教学内容区分度不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杂而不精的情况发生。
        (三)调整人才培养布局拓展培养规模
      人才培育还需要从大局入手,对人才培养的发展进行严格规划,加强人才方面的相关布局,对人才同质化现象进行合理限制。人才培养不能仅仅着眼于短期市场,更要对发展态势有一个长远规划,使人才能够始终适应市场的变化,有利于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对于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情况也要有所限制,对部分专业程度不高的学校可以进行专业合并或者废除,减少对基本人才的培养,从数量上解决相对过剩的情况,同时细化专业和精深培养,实现旅游管理專业人才的有效培育。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
        (一)重视人才培养,创新教学形式
      为确保人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就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态度,深化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认识到旅游管理人才是现代化高级人才体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需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和理念培养出具有发展潜能的复合型人才。增强人才培养重视程度并非单一的开设多门专业课程,而是需要立足于旅游业发展形势和人才发展需求进行科学的教学目标制定。同时还需要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转变以往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的弊端,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训或是校企合作实践机会,为学生创造近距离接触旅游业的条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健全人才评估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健全人才评估机制也是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以此强化人才培育质量。学校可以在既有教学考评机制上进行创新,保证考评机制的科学性与权威性,真实全面的反馈人才水平。校方借鉴旅游管理部门的办法,根据旅游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制定短期与长期结合的动态考评机制,对人才培养过程、效果以及能力素养等多项因素进行综合评定,确保人才的专业技能掌握与良好的综合素质。
        (三)制定培训计划,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客观来说,师资队伍的素质与教学水平对于人才培养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院校专业课程发展的核心保障和根本。具有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的教师可以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巨大效用,因此应当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从学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角度来看,需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机制,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提升途径,例如为具有学习需求的教师提供进修机会,院方定期开展专家座谈和相关的培训活动,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或是让教师参与到与学校合作企业的培训当中,通过挂职任职的方式接触旅游企业的现代化运作模式,掌握旅游业发展动态,以此增强教师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学校也可以积极与旅游企业展开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在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的同时也将教师的培养纳入到建设发展目标当中,让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走出校门走进旅游实训基地,深入了解旅游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以此完善自身的教学计划,促进人才培养效果的增强。
        结语: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虽然受疫情影响涨势短暂停滞,但未来仍具有强大的动力。相关专业教师应当深化认知,为满足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与展现学生的职业价值,需要积极探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转变教学观念,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能力与素养的长足发展,更好的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庆山, 唐燕. 基于感知意愿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教育现代化, 2020, v.7(09):157-159.
[2]林茜, 李钊彤.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农家参谋, 2019.
[3]梅婕.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风景名胜,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牧心荒野
•   若有来生
•   不再彷徨
•   这般别秋
•   调味
•   老屋
•   名字
•   懵懂
•   孤岛
•   将军
•   骑行
•   登高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