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绪学习对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影响探析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李琰
[导读] 情绪智力是人心理健康的客观展现,学生自身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会受到社会情绪的影响,使其情绪智力发生变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从社会情绪的不同角度对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影响展开分析,并积极探究SEL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培养策略。

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   李琰

摘要:情绪智力是人心理健康的客观展现,学生自身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会受到社会情绪的影响,使其情绪智力发生变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从社会情绪的不同角度对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影响展开分析,并积极探究SEL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社会情绪;儿童;情绪智力;心理健康
        引言:目前来说,国内的中小学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由于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仍存在定的差距。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发展现状进行优化,使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一、社会情绪学习
        社会情绪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SEL)指的是接受教育的个体需要对情绪产生特定的认知,并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对自身情绪加以合理控制,以具有责任心的行为对他人做出照顾与关爱,可以妥善的处理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不同问题。美国教育专家戴勒.海姆斯在1994年组建了学业与情绪学习联合会(CASEL)这一公益性组织以社会情绪学习和实践作为研究重点,对于儿童青少年的情绪智力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核心能力
        CASEL组织所提出的社会情绪教育理念倡导贯穿于从幼儿教育阶段到高中教育阶段,提出儿童到青少年转变过程中需要具备五项核心能力。首先是自我认知,能够对自身的情绪思想和行为影响力进行客观评估,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然后是自我管理,可以对自身的情绪思想和行为进行控制,提升个人的适应能力,并为自身设定可实现的成就目标;其次是社会认知,处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当中可以对他人进行理解,掌握社会行为与伦理规范,正确对他社会、家庭和学校给予的支持;再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建立和维护相应的交际关系,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妥善的处理冲突或是寻求帮助;最后是负责人的决策,可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社会情绪学习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实践周期,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逐渐完善,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情绪智力、行为习惯以及社会认知的发展。
        (二)课程体系
        CASEL组织从2003年初,便开始与其他的教育机构合作对受教育者的社会情绪学习进行完善,设计了不同的教育方案,对学生的社会能力与智力情绪进行培养例如选择性思维发展战略(promoting Altermative Thinking Strategies,PATHS);创造性解决冲突与合作学习(Resolving Conflict Creatively& Partners in Learming);第二步课程(Second Step);关爱学校团体(Caring School Community);多种冲突解决(Prduetive Conlit Resolution);强壮儿童系列课程(Strong Kids)。
上述课程的内容设计都立足于5项核心能力培养,目的在于培养儿童青少年的情绪控制调节能力,减少暴力性或攻击性行为。大量实证研究发现,接受 SEL课程的学生在同伴关系、社会问题方面有显著进步,且幼儿在情绪管理能力、内在行为表现、师生关系上都有所提高。
        (三)应用评价
        美国牛津大学的迈阿密分校在前几年就制定了“社会情绪学习标准”,最初开始在迈阿密的幼儿、小学以及初中学校进行推广,并逐渐在美国多个地区进行推行。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SEL心理健康教育下的学生在社会情绪、能力、态度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与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别学习成绩提升效果平均为15%,并且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容易受到外界消极因素的影响。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SEL在国内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教育界专家学者也倡导结合我国幼儿到高中教育阶段对SEL进行引入,制定了情绪胜任力课程等内容,根据实践效果来看,接受SEL心理健康教育的儿童青少年的情绪、识别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都明显提升。
        二、SEL心理健康教育下的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培养策略
        (一)将社会情绪能力教育作为立足点
        社会情绪能力教育内容着眼于社会、情绪、学业、问题解决等社会性发展问题,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契合度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突出社会适应性和实用性。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培养应当对SEL课程进行有效借鉴,并结合儿童青少年的实际需求进行完善,但具体的教学目标需要制定和涵盖其细致的能力与情感教育内容,使儿童青少年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强化体验感,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逐渐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道德素质。
        (二)确立发展性的教育思路
        SEL课程致力于培养全体学生的社会情绪技能,从关注问题转向心理发展,预防和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其能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注重核心素养与能力提高,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个性品质及成长需求,以及结合社会对儿童青少年能力素养的要求与期待,设计实用、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三)构建科学性实践性的教育理念
        SEL以系统项目运行,整合课堂教学、组织活动、家校合作、调动社区等有效措施,其不同的实施项目有灵活的设计理念,且侧重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可借鉴其框架性和标准化的理论、实践指导体系,同时鼓励整合资源、借助新媒介开发特色子课程,使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互为促进如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先进教学技术手段,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与社会实践,实现学习与生活的融会贯通。
        (四)提升设计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SEL项目的目标是在学前至高中阶段建立社会情绪学习系统,并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成长主题设计针对性内容,尝试全程式教育模式。可加强学校、家庭、社区合作,将专业讲座、工作坊、社区实践资源整合进课程体系,并注重第二课堂的实践应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以及对学生发展性、应用型的评估。
        结语: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活动不仅要重视儿童青少年的知识技能掌握,更要注重其素养与能力发展,使其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人才需求形式。教师应当加强对儿童青少年情绪智力发展的认知深度探究社会情绪的影响,并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给予学生更多的教育与引导,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荣莹. 社会情感学习对小学教育的启示[J].科技资讯,2020, (15):189-190.
[2]贺燕子. 学校教育方式对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J].科学咨询, 2020, (09):173-174.
[3]李想想.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J]. 智库时代, 2020, (09):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