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林存肃
[导读]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人才,弥补领域人才队伍的空缺,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中职教育的目标已经逐渐的发生了改变,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教育之外,德育也成为了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中职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老师可以把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推动中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分

浙江省苍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林存肃   325800

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的有效开展,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性人才,弥补领域人才队伍的空缺,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中职教育的目标已经逐渐的发生了改变,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教育之外,德育也成为了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中职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老师可以把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推动中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中职德育;人才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路径
        引言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代的人才必须要德才兼备,才能在社会上走的更远。现阶段,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了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帮助中职学生形成完善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德育工作开展中,要注重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利用综合性德育模式,改善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消除各种心理和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为中职学生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1.1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中职院校是培养实践性人才的主要机构,其主要的教育内容就是各种实践性技能,中职教育工作是以就业为最终导向,力求在校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以便于在社会中可以更好的发展,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在传统的中职教育中,德育工作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许多的中职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重要性突显,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存在很强的关联性,两者的整合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德育教育效果,以心理疏导的方式开展德育渗透,促使学生各种优秀品质的形成,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他们日后的步入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中职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2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创新
        现阶段,德育工作已经成为了中职院校中的重点工作,中职学生通过德育熏陶,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减少心理问题。在中职教育中,如何才能开展高效的德育工作,是老师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中职学生的特殊性,相比于一般的中学生,中职学生更加的难以管理,德育工作的开展异常艰难,许多的老师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德育方法,导致了学生对德育的反感,激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中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有效的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创新,满足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对中职学生可以产生非常明显的成长促进作用,帮助学生摆正心态,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2.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路径
        2.1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在中职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老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认识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着手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实现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老师需要对学生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和系统化的分析,抓住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心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疏导,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消除学生的心理郁结,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和思想上的困境,促使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学校和老师需要在外部环境上入手,改善教学条件,增加校园绿化面积,对陈旧的教学设备进行更换,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陶冶学生情操,在这种环境下,更有助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以鼓励为主,疏导为辅,尽量避免出现直接的批评,在心理学的角度上,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摆脱困境,为中职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与此同时,实现德育教育模式的有效创新。
        2.2应用现代技术工具,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在中职教育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搜集各种教育案例和资源,实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策略,也可以通过对现代技术工具的应用,形成有效的教育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网络的优势,结合其直观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在其中开设心理咨询窗口、真情流露栏目或者道德教育讲座等专栏,通过网络交流和对话,积极进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资源,在网络中建立一个简单的网址,让学生自己根据需要在各个专栏中匿名提出自己的心理问题,对自己学习和家庭中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接受,这种网络环境下学生更愿意与教师倾诉心声,教师可以积极与学生进行互联互动,形成有效的师生教育关系,教师可以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明白学生的内心想法,进而实施针对性的策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对学生引导和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中职教育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学生的道德与心理素养依然是大家关注的重要目标,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才是中职教育培养高素质人员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静. 中职班主任在心理指引方面的策略研究——以隐形德育为例[C].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会.第十二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北京医卫健康公益基金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2019:84.
[2]张泓.基于职业技能人才素质提升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路径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10):198-199.
[3].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推进德育课程改革——全国中职班主任工作与师德建设研究会、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10年年会暨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现场会在扬州举行[J].教育与职业,2011(0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