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刘晶晶
[导读] 地理学科本身具备抽象性强、知识点多以及学习难度高的特点,因此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教学知识的讲解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都将注意力投放在教学知识的讲解上,却忽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进而导致高中地理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湖口中学 刘晶晶

【摘要】地理学科本身具备抽象性强、知识点多以及学习难度高的特点,因此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教学知识的讲解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都将注意力投放在教学知识的讲解上,却忽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进而导致高中地理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够被很好地改善和解决,将严重影响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策略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对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要素,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方向。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地理综合思维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综合思维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以满足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
        一、提高教师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意识
        若想加强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升教师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意识。首先,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其次,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中心,从而为更好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且对于学校来说,一定要定期开展地理教研活动,组织教师积极交流和探索更多更优秀的教学方法。
        二、加强高中学生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高中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的前提是在扎实的地理知识高中地理学科的老师要帮助学生积累地理方面的知识,为培养高中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奠定基础。高中地理学科老师在地理的教学中,要经常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可以借助结构导图将地理知识中相关联的知识内容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方便学生记忆,简化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的关联框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高中地理学科的地理老师还要搜集与教材相关的地理知识,确保所教授的地理知识的完整性和时效性,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课外书籍、科普节目等增加自己的地理见识、开阔眼界,增加地理学课知识的积累。
        三、分析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拓展地理综合思维
        高中地理课标明确指出,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等。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地理现象,联系自身已有的地理知识分析成因、总结规律。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对于城市学生来说,环境污染、水污染、交通拥堵、就业难等问题是学生熟悉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此问题查阅城市发展的相关资料,分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改善建议。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教师可以从农作物对土质的要求、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等方面来引导学生探究,也可以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产生的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分析其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教师需要利用一些生活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起到拓展学生综合思维的作用。



        四、通过多媒体课件,理顺学生的逻辑思维
        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快速帮助学生理顺学习思路,保持清晰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工具和教学素材,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利用教学视频教育学生地理知识,动态教学可以更加直接清楚地了解教学内容,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多媒体课件还可以进行不断修改,让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综合思维情况进行调整,高中地理教学更有针对性。多媒体可以还可以进行保存,学生课外时间也能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通过课内外综合的手段促使学生综合思维的提升。
        五、归纳分析,强化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少不了综合分析、归纳。因为通过深入分析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知识基础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知识拓展、发散。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分析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对各种地理知识进行深层剖析,总结出地理知识的特征。这样既能加深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以“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教学为例,在学习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自学,了解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内容和原则。然后教师可多媒体展示出我国西北地区的防治对策,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出防治荒漠化的措施。这样在归纳、分析中,学生就能深入了解理论、实际之间的关系,并理清荒漠化的防治措施,明确各措施之间的联系性。
        六、以思维导图加强各学科、各领域的联系,培养跨学科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并不是一门完全独立的课程,在很多领域,地理课程内容都与其他学科有内在联系。如为什么贵州多喀斯特地貌?分析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原因。这个问题与化学学科中的化学反应知识有关。学生在分析喀斯特地貌时也应掌握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将问题分析与思维导图相结合,不仅有利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要加强各领域的联系,则要强化各知识领域的迁移能力。以“农业区位的选择”为例,农业区位的选择涉及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包含地形、气候、水源等,人文地理因素包含交通、市场、机械水平等。当一个问题涉及了多个领域的知识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迁移,就是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直观反映出来的,这些思维导图不仅能反映学生的综合思维,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服务现实生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已经成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教师必须要更新和优化地理教学观念,并借助多元化的模式,不断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以满足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缪起雪,曾呈进.高中地理要素的综合思维培养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1):90-91.
[2]徐济琴.例谈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28):106-107.
[3]邓海林.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