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覃永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但是由于数学科目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导致许多学生数学的参与程度不高,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成为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着重探究的课题之一。在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和摸索之后,发现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参与性,因此当前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广西博白县旺茂镇玉李村小学   覃永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但是由于数学科目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导致许多学生数学的参与程度不高,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成为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着重探究的课题之一。在通过不断地教学实践和摸索之后,发现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参与性,因此当前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育教学;方法策略
        小学教学中的有效问题是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高效课程的策略之一。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仍然存在问题。在实践中,教师必须能够提出实际问题,优化内容,提问培养提问的正确技能,以及提问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课堂质量和质量。
        一、加强教师课堂提问规划
        合理的课堂提问规划很重要。上课期间学生有效的回答、课堂学习的高效转动都离不开教师事先良好的规划,而且好的规划也能让教师正视教学的重要性。合适的时间提问,合适的时间复习,合适的时间进行新的知识点传授,比如,在教师讲新的知识点之前对旧的知识点复习提问,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对重要部分提问,这样既紧密联系了知识点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此外,课堂中走神的学生、情绪低落的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都应该成为教师规划课堂提问的考虑因素,这样才可以构建高效率的课堂。
        二、结合重点知识提问,促进学生能力水平
        在数学课中,许多教师对于学生所开展的教学提问往往是没有计划也没有条理的,所以不但没有起到促进学生认知的作用,而学生通过教师的问题使他们误解以为老师的问题是本课的重点,反而拖累了教师的教学进度。由于教师自身的问题引导方向存在偏差,因此盲目提问对教育没有帮助。教师的问题必须高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教育。每一项知识都有一个关键点。在考试中,参加考试的人无法在试卷上呈现教科书中的所有知识。相反,教师通过选择一些关键点和测试位置来测试他们的能力,以检测在此期间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准备上课时教师应仔细学习参考书,了解本章的关键知识,并将这些关键点结合到课堂问题中。
        三、启发性提问,引发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启发性问题,帮助学生一点点思考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启发性提问要难易适中,贴合小学生当下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水平,而且要兼顾到班级里所有的学生,既能让优秀的学生通过思考提高能力,又能让学困生認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提问中。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节内容的时候,刚接触三角形面积可能对于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不深刻,而此时教师就可以根据之前讲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算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提问,从而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思考课堂新知,如:“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底和高的乘积除以二?这个计算方法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导学生先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并结合图形一起思考,为何三角形的面积要除以二。


一般学生对于已学过的知识会比较熟悉,并且愿意去思考答案,而此时教师的启发性提问就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会逐渐找到知识切入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转化数学知识的能力,形成善于思考的思维习惯。
        四、问题设计要注意层次性
        问题的层次性是指,一方面要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提问,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具有拓展性的问题,而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以基础性的问题为主,同时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重新建构,形成系统的认识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另一方面,问题的设计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采用螺旋上升的策略,由基础知识向拓展知识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例如,在讲“小数除法”时,教师首先向同学讲解被除数是小数时的解法,接着向同学提问:如果将除数换成小数应该怎么解答呢?这样的数学问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应用可以引导学生就数学的核心知识展开深入的自主思考。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提问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一方面的积极教学作用,并且注意总结丰富的数学课堂教学经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思考数学核心知识点的效率与质量,注意总结在开展课堂提问教学环节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教学问题,及时应用有效的解决策略来强化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注意激励学生在课堂提问的环节中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内容展开深入的自主思考,强化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自主思考的效率,关注学生所应用的自主思考方式,为学生提供可以有效展开自主思考的学习方法。
        六、做好评价工作
        做好全面和完善的评价工作。问题的提出是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答当中,而学生解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所付出努力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对于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的评价,不应该仅仅用“是”或者“否”、“正确”或者“不正确”来评价。而是要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以及学生参与到问题讨论的状态评价。比如,学生在回答或者是讨论了完一个问题之后,教师要及时的鼓励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问题的讨论当中,对于学生问题的讨论表现要进行嘉奖和鼓励,进一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引导性的评价,即便是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不要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你的回答是错误的,而是要通过引导性或者是辅助性的问题,让学生正确的去理解问题,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提问质量。
        总而言之,要向让课堂提问取得显著成效,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利用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更为符合小学生接受心理的提问策略,将问题放置于适宜的教学情境中加以提出,从而促使小学生对问题能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促使问题能够成功启迪学生的思维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彩绵.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02).
[2]李渭灿.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要求及维度[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
[3]罗荣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分析[J].才智,2015(18):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