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媒体信息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张容
[导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让学生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需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当前我们正处于媒体信息时代,此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加强对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媒体信息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了分析。

大龙中心完小    张容    554001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让学生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需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当前我们正处于媒体信息时代,此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加强对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媒体信息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媒体信息时代;小学生;心理健康
        前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来自很多方面,比如家庭、学习、生活等都可以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而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最有效方式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当前学校对这一点也特别重视,但在媒体信息时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符合时代特征,以此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小学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小学生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很多,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自卑,自卑心理源于自我否定,是学生缺乏信心的表现。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会觉得自己特别失败,各方面都无法和其他人相比,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影响。第二是焦虑和失落,这种心理多出现在学习过程中。比如当成绩下滑或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有的学生会变得特别焦虑,担心自己学习不好会被家长和教师批评或者被同学嘲笑,这种情绪会进一步影响其注意力,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第三是孤独,当代小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这类学生在和其他人交流过程中无法掌握正确的交流方法,会觉得同学都不喜欢自己,对待他人的热情耐心都比较缺乏,有时还会非常暴躁。另外孤独心理还会在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儿童家庭中出现,这一点需要格外注意。第四是敏感和叛逆。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此时非常重视自尊,但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比较差,一旦受到批评或者感觉到他人对自己的不承认不理解就会特别敏感,并采取激烈的方式给予反击,以至于令心理问题变得更加严重[1]。
        二、媒体信息时代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应加强对信息时代各种媒体的应用,以此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进行缓解,保证其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
        (一)在新媒体的基础上创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但小学一般都不具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而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大多是以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师一般都会向学生讲道理。但对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小学生而言,其本身就对教师讲的道理比较抗拒,如果教师没有更有效的方式,那么根本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让学生感觉十分厌烦,进而取得反效果。在媒体信息时代,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基于信息技术而生的新媒体收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然后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融入心理健康课程当中,以此令传统课堂资源更加丰富。


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以更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更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进而逐渐改善心理问题。
        (二)整合信息资源,构建四重心理问题预防机制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方式还是预防而预防心理健康问题更要结合信息技术时代所产生的各种资源,对此笔者提出了四重预防机制的构建方式:第一重,学校可通过信息技术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也可以使用网络中现有的教育平台,然后及时在平台上发布各种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比如一些积极正面和青春励志的内容,并将这些信息推送到学生的智能终端,或者引导学生浏览这些信息,以此帮助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以避免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第二重,学校应和小学生班主任以及各科任课教师共同针对当前小学生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研究,并积极学习相应心理健康问题的排除方式,同时应在在校内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有条件的学校也可聘请专业心理教师,并结合信息技术同时构建线上线下的心理健康咨询平台,以此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排除各种心理困扰,避免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三重,学校可结合线上线下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线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设置成征文的形式,线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除了常规课堂讲解还可以结合体育活动、歌唱比赛、演讲等共同进行,从而让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2]。第四重,对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如果发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介入并加以干预,如果未发现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应通过各种活动或者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加以预防。
        (三)合理利用新媒体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针对这一点应从学校、班级、家庭三个方面出发。首先是学校,学校可以通过对新媒体的应用收集更多对学生心理健康有利的资源,然后将这些资源在校内以心理健康展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并以此建立对学生心理健康有利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氛围的影响下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并针对自身现有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自我引导。其次是班级,教师可引导学生定期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的主题、资源等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收集。为了提升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从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一些小奖励。最后是家庭,学校应加强和学生家庭的沟通,将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以及各种基于新媒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发送给学生家长,并告诉家长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影响,然后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完成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营造。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在小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提出了基于媒体信息时代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学校可以此为参考,也可积极探寻更有效的策略。以此更好的预防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令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倩.自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J].今传媒:学术版,2017,25(2):115-117.
[2]王雅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J].农家参谋,2017,17(23):199-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