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的课堂拓展性写作策略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卢慧
[导读] 小学语文教材文本具有鲜明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价值。在学生的语文写作学习上,教材文本也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教师应积极看到小学语文教材文本的写作教学价值,积极开发文本,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展开拓展性的写作学习。接下来,本文试简单探讨小学语文基于文本的课堂拓展性写作策略。

四川省邻水县丰禾镇中心小学   卢慧   638512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文本具有鲜明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价值。在学生的语文写作学习上,教材文本也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教师应积极看到小学语文教材文本的写作教学价值,积极开发文本,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展开拓展性的写作学习。接下来,本文试简单探讨小学语文基于文本的课堂拓展性写作策略。
关键词:文本;课堂拓展;写作策略
        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取的,其风格各异,语言典雅精美,无论是在写作技巧还是写作内容上都对学生具有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好现有的写作教学文本,积极展开基于文本的课堂拓展性写作策略。
        一、基于文本的内容展开课堂拓展性写作
        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和联想力都处于非常丰富和旺盛的阶段。因其个人性格、家庭环境、思维方式等种种因素对于个人的影响,因而不同的学生对于同样的文本内容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教学时应看到该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抓住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丰富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对教学文本进行多维度的观察,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如同骏马一样驰骋。由此,学生就解决了写作中不知该写什么的重点难题。
        比如在《匆匆》这篇课文中,作者这样写到“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作者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让人感到时间流逝速度之快,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这里的文本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优秀的示范性文本。教师可以以这段话为例,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我的联想和想象,思考“如果你来描述时间流逝飞快,你会用哪些具体生活事例呢”。由此,学生的思维会积极发散,会结合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来描述时间流逝之快的特点。一方面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该篇文章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文本内容具有重要的写作参考价值与意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优秀的文本内容中提取写作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从而展开积极的联想与想象,克服写作无话可说的困难。
        二、基于文本的写作技巧展开课堂拓展性写作
        教材文本内容语言精练,写作手法高超,是学生学习写作技巧良好的参照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通常会引领学生学习文本内容的写作手法和写作艺术特色。但写作知识与理论如果无法进行具体的实践写作练习,只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教师可以在基于文本的写作技巧上积极展开课堂拓展性写作练习。


一方面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写作实践,对于写作手法知识有更深刻具体的理解。另一方面,即学即用能更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技能,解决学生不知该如何写的疑难问题。
        譬如在教学散文《丁香结》时,该篇散文鲜明写作特点是作者抓住了丁香花的颜色、形态、香味来进行生动具体的刻画,从而将丁香花可爱妩媚幽雅的特点展现地淋漓尽致。在教学该篇散文的艺术特色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如气味、颜色、姿态等对事物进行具体刻画。经过具体的写作练习,学生对抓住事物进行描写与刻画的写作技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的结合,相辅相成,共同成就学生写作的能力提高。
        教师应看到文本所包含的写作技巧对学生的示范和引领价值,积极抓住文本中的特色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展开课堂拓展性写作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在写作中对于写作技能和手法的应用能力。
        三、基于文本的延展性展开课堂拓展性写作策略
        教材文本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延展性,给人以很大的想象和解读空间。文本内涵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想象和写作空间。学生可以在文本的空白处、可延续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加工,进一步补充丰富文本内涵。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的空白处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自己不一样的独特补充,从而有效展开课堂拓展性写作策略。
        譬如在教学《海的女儿》时,该篇童话小美人鱼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成全了王子的幸福,结局悲伤令人动容。该篇文章的空白处可供延展的地方有很多,譬如在文章的末尾处,小人鱼的姐姐们给了她一把刀,只要小人鱼用这把刀刺入王子的胸膛便能获救。但是面对这个选择,小人鱼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生命,选择成全。教师可以以此处情节为切入点和延续处,让学生思考如果小美人鱼接受了姐姐的建议,故事将会变成怎样呢?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继续延展这个故事,写作出属于自己理解的童话故事结局。
        文本的可供解读性和可延展性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切入点和思路,能有效打开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的延展性积极启发学生写作思路,进行课堂写作练习。
        结语:文本作为小学语文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参考资料,对学生的语文写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教师要积极挖掘文本可供学生写作的借鉴之处,让文本照亮学生的写作之路,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参考文献
[1]刘冰. 立足文本,拓展阅读——让写作教学水到渠成[J]. 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05):27.
[2]顾晓红. 文本拓展,挖掘写作教学的源头活水[J]. 写作(下旬刊),2017,(09):63-64.
[3]潘永锋. 引领拓展迁移 习得写作技能[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26):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