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强小方 庞少毅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强小方 庞少毅
[导读] 数学是学生学习阶段里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三大主科数语外中它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日常的生产生活、项目的研发、工程中的概算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的存在,关于数学的教学不能还只是停留在老思想、老教材中凡事都要讲究创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更不能只要求多刷题多背公式。思维能力的提升才是首要任务,一个学生只有对所学学科有灵敏的思维反映能力才能学得游刃有余。

陕西省韩城市司马迁中学   强小方 庞少毅

【摘要】数学是学生学习阶段里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三大主科数语外中它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日常的生产生活、项目的研发、工程中的概算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的存在,关于数学的教学不能还只是停留在老思想、老教材中凡事都要讲究创新。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能力,更不能只要求多刷题多背公式。思维能力的提升才是首要任务,一个学生只有对所学学科有灵敏的思维反映能力才能学得游刃有余。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策略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目标之一,数学也不例外。数学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高低,只有培养了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帮助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对数量关系、空间模型、数学元素等内容的透彻理解,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策略解决数学理由,设计和进行数学实验,更轻松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学习要点,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提升学习效果。
        一、加强思想引导,打破学生思维框架
        一直以来,我国高中教育施加给学生太多条条框框,诸如答题模板、解题思路等,这些套路和模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考试和学习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但也使得学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思维逐渐僵化。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必须要在教学中加强思想引导,将学生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空间。
        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引入新的学习观念,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思想和新的学习方式。学习观念和思想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而学生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又会影响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其形成一定的思维框架。可以说学生看待事物的方式更加多样,看待事物的角度更加新颖,那么学生所形成的思维框架就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学生的思维受到的束缚就会更少。这对于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冲破原有的束缚和限制,使其学习思想和学习行动拥有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二、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及能力
        在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为了使学生形成自主思考意识,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具体来说就是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且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及思考欲望的一些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也就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意识。比如,在“组合排列”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彩票中奖概率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由于这一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并且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及思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探索兴趣及积极性,对于学生思考意识的形成十分有利,进而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水平,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可以真正实现,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



        三、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的机会
        数学的学习是要求学生具有逻辑性和思维能力,然而学生的逻辑思維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情境和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抛物线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以下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抛物线;第二个问题是抛物线和双曲线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利用这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开阔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学生进行思考后需要合理分配小组,让每小组进行绘制抛物线并制作相关表格,把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从而推出抛物线的方程。这种交流合作的方式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还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
        传统的数学课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学生认真听讲,教师的表情非常的严肃。但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数学课堂氛围,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且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主导者而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还要改变自己一言堂的心态,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才会敢请教教师,敢主动地与教师交流沟通。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数学课堂中也要留充足的时间去让学生表达和思考,要做到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进行及时的解答,发现学生的错误时不能够生气,要进行耐心的指导,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肯定,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个人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管成功失败与否都会投入高亢的热情。高中生大脑正处于发育期,在面对一个个由文字、数字、字母、符号等抽象的理论组成的知识点面前,常常会感到枯燥和乏味,因此教师要想在数学课堂中引发学生自主思考。首先要从教材入手,创新课堂形式,丰富教学内容,通过一个知识点引发出无数个知识点,从而形成一张知识网,学生可以通过一个知识面串联到相关点。反之,由知识面也可以联系到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力及学生反向思维力,更可以避免形成定向思维能力。
        以“等比数列”为例子,老师可以利用多方位的解决思路来引导进一步拓展思考的方向:在龟兔赛跑的过程中,假设兔子速度是乌龟速度的10倍,比赛双方速度恒定。在知道已知条件下,如果让你进行命题,可以联想到还有哪些解题方法及哪些知识点汇总?相同时间内,兔子和乌龟分别前进的距离是多少?兔子是否能够在一定距离内追上乌龟?
        培养和发展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是新课改中明确提出的能力培养方向之一,也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基本目标之一,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是学生走进数学科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迸发出更多的数学灵感,牢固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颖.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9).
[2]刘艳平.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7):130.
[3]巴桑卓玛.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学周刊,2019(7):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