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的单元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张红
[导读]

张红    重庆市渝中区重庆复旦中学  4000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04-01

        一、单元主题的解读
        1、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两个小专题,第一个小专题是细胞的增值,第二个小专题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细胞的增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一第 6 章第 1 节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的过程及意义、无丝分裂等。在新课标中这部分内容属于分子与细胞模块,概念2中的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其明确要求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在分析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选取“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意义”作为第 1 课时。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第2章第1节的内容。在新课标中这部分内容属于遗传与进化模块,概念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性状并代代相传,要求阐明减数分裂产生只含有一半遗传信息的精细胞和卵细胞。
        2、学情分析
        “细胞的增值”板块学生在第 3 章已学习了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对染色体、染色质和 DNA 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理解有丝分裂这一微观动态过程仍然困难,为有效突破重难点,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为主线,通过学生活动、史料分析并巧用类比推理法等引导学生构建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环环相扣地指引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有效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板块中涉及到的概念多,过程复杂。且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及特点等知识点容易混淆,这都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本人尝试用“实作”结合 PPT的手段来突破减数分裂的多个概念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有关难点,通过视频、PPT课件、插图以及教材中的文字,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动手和合作等,来展开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通过事实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信息的交流反馈形成对事物的主动认识和理解,使掌握的知识、技能更加牢固,还能感受到不同于常规课堂教学的快乐和骄傲。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先复制后平分这一规律的认识,理解细胞亲子代之间遗传信息的 一致性,领悟生命的延续性。
        2、通过学生活动,分析有丝分裂发现过程的科学探究史,提高分析、归纳、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构建模型,说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锻炼动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科学思维。 3、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表格,能说出细胞周期的概念,理解分裂间期的存在意义,认识生命的形成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形成生命观念。



        4、通过观察、思考及亲自动手构建模型,知道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明确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为后面学习遗传变异奠定细胞学基础。
        5、通过学习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6、通过观察精子形成的动画模拟过程,弄清染色体行为变化,掌握减数分裂概念,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从而确立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单元学习评价目标
        1、在“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活动中,能根据实验要求熟练完成显微镜操作、临时装片制作等实验步骤,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并能自行设计调整实验改进方案。
        2、在利用橡皮泥等材料模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能根据客观事实弄清楚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够画出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曲线图。
        3、在观肯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视屏之后,可以概括出动植物有丝分裂的不同之处;在观看了精细胞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视频之后,可以利用列表格的方式比较其过程的不同之处;在观看了受精作用过程的视频之后,要能够清楚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来源和DNA的来源是不同的。
        四、单元学习案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分析,找出规律的能力。
        2、通过生物图表的使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识图、析图和画图的习惯。
        3、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复习,使学生对“事物是发展变化”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的辩证观点有一个新认识,并且能够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五、教学过程: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于生命的神奇有所感悟。学生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掌握:
        1、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的减数第一分裂的后期
        2、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关系最为亲密
        3、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使精子的种类多种多样。
        教师呈现精子和卵细胞的对比图,引出精子的新困惑:体积这么大细胞,又没有尾巴,识别码和人类精子也很相近,但又有所不同。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学案,分析精卵细胞形成过程有哪些不同之处。同学通过彼此交流各自的感悟,感叹生命的美好,感悟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引入对珍爱生命这一重大社会议题的探讨,落实社会责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