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黄丽丹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1期   作者:黄丽丹
[导读]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旨在更好地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与规律的掌握,更加深化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激发,从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对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黄丽丹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长安中学  广西  河池  547300
【摘要】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旨在更好地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与规律的掌握,更加深化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激发,从而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对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3-001-01

        引言
        习题教学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深化知识的通道,是链接概念与规律的纽带,更是沟通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它有助于教师及时反馈新知,从而适时调整策略,使学生获得优秀的数学成绩、优良的数学认知和高质量的数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在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的初始阶段,教师要提高学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程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因此鼓励学生仔细读题,认真研究是最需要做的事情。一些教师选择带领学生先默读一遍题目,强化知识,接受题目的信息,将数学信息进行内化。注意,这一阅读过程需要详细而有效,避免漏看、错看。也有的教师鼓励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题目内容的研究,以此逐渐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和审题兴趣。不过,学生在读题时,教师要给予旁敲侧击,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暗示,从而使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打消疑惑感,打消畏惧感,进而牢牢地树立坚定不移的解题信心。
        二、案例示范的优化
        由于选择习题是优化系统教学的首要工作,教师选择的习题可在一定条件上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同时优质的习题才能够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所以在示范案例优化中,教师对于习题的选择,应进行重点思考与筛选,不仅要确保所选习题具有典型性、针对性、趣味性与实际性的特点,而且还要保证习题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化案例示范的目的。就典型性而言,主要是确保教师所选题目的内容与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与规律本质的特点,确保基本知识覆盖面与重复率得到保障,并且对题目难度和数量要合理控制,避免学生产生抗拒情绪。就针对性而言,主要是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学情和教材内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薄弱环节来进行练习设置,以便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避免思维混乱影响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以合作探究为保障
        基于新课改所提倡的新理念,数学习题课需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保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培养综合型人才。众所周知,学生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教师与学生处于积极的互动中,在生生互动中充分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此,不但能帮助学生习得知识,而且能培养合作精神,显著提高数学综合素养,切实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四、培养善于总结的习惯
        在数学总结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习题、数学思想三个角度进行总结,对知识进行合理分类,提高总结效果。在数学知识总结方面,学生结合自己在数学习题解答中出现的错误,明确错误发生的原因,将其记录在错题本上,加深自己的印象和理解。在数学习题解答方面,学生将知识点划分为经典考点、重要知识点、经典做题方法,同时挑选经典的数学例题,记录完善、准确的数学解题步骤,并附加上详细的解题思路,提升错题本翻阅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将自己错误的地方进行标注,提醒自己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在数学思想方面,学生要对每一种数学方法进行总结,挑选相应的例题作为解释,例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等,逐渐培养学生善于总结、高效学习的习惯,推动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结合学生差异布置不同的习题作业
        数学老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多的是老师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实际性教学。如果老师不注重差异性,直接布置一样的作业有很大的局限性。在中等水平的学生发现它太困难,经常失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对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降低,并且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差距越拉越大。老师需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去做不同的数学作业。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训练和巩固,同样的可以保证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效率。老师应与中等级别的学生进行交流,发现中等级别学生的长处,并及时给予鼓励。特别是当他们完成的作业超过了他们的水平,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但是,当他们回答一些错误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指导,逐个纠正,找出类似的问题,让他们重复,掌握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选择学习问题,写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经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同学们结合他们的需求,有效地完成他们的相应的学习任务,体会成果带来的快乐。将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数学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总之,在习题教学中,教师通过精选习题、示范分析、合作探究学习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体会探究之乐,培养合理且高超的解题技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金梅.怎样做好“习题课”教学[J].教书育人,2019(28):25.
[2]范新春.如何提高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J].散文百家,2019(09):110.
[3]王伟虎.如何提升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效率[J].试题与研究,2019(2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