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费正祥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费正祥
[导读]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起着重要作用。而群文阅读是近几年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新名词,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教学即将群文阅读用于日常课内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实践活动。

费正祥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县街小学
【摘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起着重要作用。而群文阅读是近几年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新名词,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教学即将群文阅读用于日常课内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01-02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实行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群文阅读”是教师选择教学资源材料、学生阅读、师生多元交流的一种形式。它既是对传统阅读形式的一种传承,也是一种补充。针对不同的群文文本、不同阶段的学生,科学地采取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原生态、多层次、全方位的语文能力培养,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实践。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点经验,供大家思考。
        一、什么是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个新词,充满了神秘气息,那么群文阅读究竟是什么呢?
        群文阅读从广义上来说,是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对繁琐的阅读样本进行筛选、提炼、整合,形成一个共同体。从狭义上来说,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是语文阅读教学史上的一个创新。教师将同一主题的一组文章整合起来,学生进行快速阅读,比较阅读,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群文阅读是以探索发现为目的,感受体悟为核心,广泛阅读为渠道的学习方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都能因此得到提高和升华。这一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体系中俨然是冒出来的一颗富含生命力的萌芽,是对传统的突破,也是教学理念的转型。
        二、积极转变传统的阅读模式
        第一,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及语文成绩,而不是简单理论知识水平提高;第二,教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师主体地位及成绩最优”教学观念,因为课堂中如果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则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严重打击学生的群文阅读学习兴趣及自觉性,成绩优化的鸡血理念也会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不良现象,不利于学生米来的语文学习及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第三,教师要提高对学阅读兴趣的重视,并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重要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兴趣及积极主动性。
        三、精选材料,精彩交流,让学生“爱阅读”
        有趣、可读的阅读材料是“爱阅读”的前提。教师应钻研与语文课本内容相关的作品,取其精华,采集学生们感兴趣并具有可读性的阅读材料,融入于群文阅读教学中。交流讨论是“爱阅读”的助推器。课堂上,学生们围绕一个议题进行讨论,而交流讨论能够进一步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更能让学生读得进去,也谈得出来。精彩的交流讨论可以磨砺学生的思想,进而实现学生的“深阅读”。
        四、指导灵活多样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习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阅读方法的掌握对于今后学生的自主性更具普适性,因此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必须强化阅读方法的指导和练习。
        1.以文引文阅读由浅入深地阅读
        群文阅读相对于单篇阅读,突破了传统阅读文章形式、主题单一等问题,使学生可以在最佳时机举一反三,进行拓展性阅读,加深对主题的认识。教师可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按照篇幅由短到长、语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主题层层深入的原则呈现文章。学生在有序的文本共读中掌握群文阅读、生活化阅读的方法,对群文主题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准确,还可以学到不同作者的表现手法就需要对几篇拓展阅读课文进行整体把握,通过小组合作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2.运用多种方式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一节课要阅读多篇文章与单篇教学的不同点是,除了有默读、自由读和必要的朗读外,更多采用跳读、浏览、猜读、对比读等。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快速阅读的策略,初读课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读文后对文本内容用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再读课文时跳读、扫读,把重点词、句、段划出来读一读,强化学生的阅读感受。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文章体裁、表达形式、语言风格、作者等的不同,信息量丰富,思考的空间更大,教师更应采取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让学生阅读、思考、表达。
        3.引导学生创造性阅读
        群文阅读不仅仅是让学生多读几篇文章,要实现群文阅读更大的教学价值,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探寻开展群文阅读的新思路、新方法。不同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需要在交流讨论中理清。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
        五、设计问题
        提问可促进学生思考,同时提问也是教师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先让学生进行单篇文章的阅读,教学的重点则是指导学生进行多篇文章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多篇文章视为一个阅读整体,并设计出具有比较性的、迁移性的或者是冲突性的问题,利用问题将多篇阅读文章联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养成重组、延伸、鉴赏和创意等多种阅读素养。
        设计比较性的问题是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比较方法具体可分为横向与纵向比较法、内容与形式比较法、相同点与不同点比较法、粗略与精细比较法等多种。
        六、开展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效率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也是阅读教学开展的中心,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的时候应当引导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师生合作、交流等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去挖掘文本的内涵,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1.求同存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外貌、心态、思维特点等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思考与感悟自然也是大相径庭。教师必须要懂得包容、理解学生的独特见解,并鼓励其主动去发现不同文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例如,教师设定群文阅读主题为“寓言故事”,并列出阅读清单:《亡羊补牢》《黔驴技穷》《郑人买履》,有的学生在阅读之后会发现虽然这几个故事的背景、朝代等均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一个类似于教训的故事来传递相应的道理,但有的学生却不这么认为。这时,教师应当允许这些差异性的存在,之后再进行深入的解读分析,将所获得的信息完全罗列出来,并对这些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进行总结、整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2.师生合作
        开展群文阅读活动需要营造一定的环境与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主动参与到相应的讨论中来,与所有学生一起享受分享、交流的快乐。例如,教师设置的群文阅读主题为“爱国情怀”,列出的阅读清单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满江红》《过零丁洋》等爱国诗歌。在学生阅读结束以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供学生思考,如“上面这几首诗你最喜欢哪一首?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这几首诗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这几首诗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来展现诗人的爱国情怀?”这样学生便可以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当鼓励学生透过诗句去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从而提高其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在讨论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再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之前还读过哪些与爱国情怀有关的诗?”学生便会列出杜甫、陆游、王昌龄等诗人的爱国诗歌,并在课堂上大声朗诵一些有关爱国情怀的诗歌。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寻找一些与“爱国情怀”有关的诗歌、散文来进行阅读,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群文阅读,是对传统阅读的发展和有效补充,是阅读教学的新命题。如何有效地实施群文阅读教学,也需要所有教育同行不断探索。近年关于群文阅读的教学和研究,让我在群文阅读教学的道路上,验证了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也深化了一些认识。群文教学,应该准确定位、大胆设计,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营造生态、开放的阅读环境,最大程度地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品味阅读,享受阅读。我想,把阅读还给学生、让学生绽放精彩,应是群文阅读教学成功的核心理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