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大作用——“小先生”制在中队管理中的运用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龚能燕
[导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小学德育教学课堂仍存在不少弊端。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强调在校内外各种场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所有的学生都发挥各自的特点,激励每一个学生,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氛围的理念,对于中队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小先生制"的精神要义和基础内容出发,开展德育教学对于我国的小学教学课堂而言大有裨益。恰好可以对接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教学的困境,帮助改

龚能燕    义乌市江湾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小学德育教学课堂仍存在不少弊端。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强调在校内外各种场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所有的学生都发挥各自的特点,激励每一个学生,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氛围的理念,对于中队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小先生制"的精神要义和基础内容出发,开展德育教学对于我国的小学教学课堂而言大有裨益。恰好可以对接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教学的困境,帮助改善目前小学德育教学的不足。本文从“小先生”制的内涵,“小先生”制的原则,以及如何实施“小先生”制和实施“小先生”制的初步成效,阐述了“小先生”制在中队管理中的实践和创新。
【关键词】小学德育、“小先生”制、中队自主管理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08-01

        一、“小先生”制的内涵
        “小先生制”最先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何谓“小先生”?陶行知称之为即知即传人,即小老师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随时随地传授给别人,此时学了一种技能,彼时就可以把技能传授给别人,“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当时普及教育及教育方法的一个重大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也大幅提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现在的“小先生制”是陶行知理论的再实践,且内涵已得到进一步扩充和发展,通过小先生的实践,既是传授知识技能,还是学会做人,我们已经将小先生制实践的目标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小先生制”注重人的自主、自立、自动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与时代俱进的会生活的优秀少先队员。这种新型的“小先生”制就是指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承担不同角色,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氛围。可见,“小先生”制在中队管理中充分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在中队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
        二、“小先生制”的实施原则
        实行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设立多种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发挥学生体作用,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达到育人目标,
        在实施“小先生制”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一)民主平等原则。小先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学生之间要树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主体性原则。小先生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要发挥主体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小孩里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不是你,是小孩子自己,是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小先生是一种荣誉和实力的象征,通过自己的努力,人人都有机会担任小先生,人人都能从小先生实践活动中受益。
        (三)评价和指导原则。对小先生活动情况要及时总结,给予适当的评价,保持其积极性。辅导员在小先生活动中要给予指导,提高其活动效果
        (四)轮流原则。


小先生活动是面向每一位同学,因此是轮流的,在实践中要坚持同一岗位定期更换小先生,让每位学生尝试不同的岗位。
        三、“小先生制”实施的具体做法
        1.毛遂自荐,建立新型小队。
        新型小队模式是取其“小先生制”中“即知即传、自觉觉人、集体主义的自我教育”精神实质,打破原来行政小队的划分,建立新型小队,以培养学生关心小队的事,关心和帮助小队每一个同学,学会做小队主人,从而形成良好的队风。具体有七个步骤组建:①动员②自荐与选举小队长③初步双向选择④中队辅导员指导⑤中队辅导员组建小队⑥)研究小队工作⑦开展小队评比。
        2.活动支撑,搭建“小先生”亮相台
        (1)开好主题队会课,让学生学会做小主人。运用“小先生制”开展教育活动,可以使教育更自然、更直接、更易被学生接受,从而提高教育实效。比如在开展主题队会活动中,根据活动需要,安排多个角色,有小主持人、节目彩排,环境布置、后勤、艺术指导,这些角色都有不同的“小先生”担任。我指导他们自身特点,设计切合实际的内容,同时掌握思想动态,指导小先生精心准备,而我只是活动的旁观者,充当小先生遇到困难时的顾问。小先生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学会了自己做主,成为了集体真正的主人。
        (2)全员参与活动,提高活动积极性。我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十分丰富,这就为小先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每个学期,学校会组织很多活动,比如中队黑板报、特色园地的布置、队容美化的布置、周周中队才艺秀,这些活动我都根据需要聘请不同的“小先生”担任设计师、美化师、活动方案实施者,我放心地将信任之箭放给小先生,鼓励小先生能干可以多干一点,能力差的可以少干一点,但是要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参与;这样使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大大提升,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活动的质量。
        (3)自主设计活动,提高主人翁意识。我们队规定每个月举行一次主题活动,有讲故事比赛、书写比赛、劳动实践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等,这些方案都有学生讨论制定,由“小先生”主持或组织实施,这样小先生的主导地位得到了确立,主人翁意识增强。此外,我还大胆的将小先生用到家校联系中,开家长会时,我指导小先生负责家长会的主持和汇报。由“小先生”组成的家访小组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从而使家庭教育更有目的性、及时性。这些活动的开展并不是盲目地顺从于小先生的,而是辅导员要早做到成竹于胸,给学生把好方向,这样,活动的开展才能游刃有余。
        3.合理分工,提高自治自理能力
        “小先生制”的管理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自我管理。在工作中,设立多种管理岗位,由学生担任,让学生直接参与中队的管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管意识和自治能力。我在中队中设置了“图书管理员”、“电灯管理员”、“纪律管理员”、“卫生管理员”、“中队用品管理员”等多个管理岗位和劳动岗位,任职同学可以自荐,也可竞争上岗或同学推荐,可以一人一岗,也可一人多岗,这样就可以做到人人有职务,人人有事做,人人要管理,同时在班集体中创设一种人人管人、人人被管、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好氛围,提升了学生的自治能力。
        中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更是学生成长的平台。我们应该让一个个“小先生”在这一方沃土里,积累经验,哪怕是这些经验都是来自于一次次的“错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张扬个性,实现自我成长,发挥“小先生”的“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吓琴:《陶行知"小先生制"再解读》,《福建陶研》2010年01期  
[2]黄蓉:《进步从做小先生开始一一运用陶行知的"小先生制"的思想进行中队管理案例》,《宝山教育》2011年1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