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刘雪芬
[导读] 在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是一项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的必备技能。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口语交际的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

刘雪芬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老君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是一项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的必备技能。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口语交际的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23-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当前语文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传授知识为主,往往重视读写而有意无意地忽视“听”和“说”,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规范口语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当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目前,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语文教师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训练未能引起足够地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训练还只是当作一种教学任务,走过场。也存在其他一些问题。
        一是是教师认识上的误区,思想上重视不够。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大多数语文教师学习新课标不深入,认为语文是母语,即使平时不花功夫训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只要以书面知识教学为主,无需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开展各类口语交际活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交际情境的创设,而是侧重剖析口语交际内容,对学生缺乏正确引导,也削弱了学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的热情。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到深水区的今天,随着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应该转变传统观念,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通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深化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不断努力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二是目前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缺乏科学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的评价,须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问题讨论等。但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各式各样的语文大小考试中,试卷对学生的口语交际都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查形式,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难以找到真正检测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合理方法,也就难以对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产生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另外语文教师平时教学为了分数,很少以培养、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为目标,语文教师朗读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些语文教师的口语交际素质有待提高。



        二、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教学与训练的策略
        (一)在口语交际课中落实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主要因素是良好的语言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语言组合能力,得体的举止谈吐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交际的主人。要激发学生人人参与交际的热情,良好的氛围是前提。因此要根据每次口语训练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创设情境,使之成为口语交流的最佳语境,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之中,真正成为交际的主体。从而提高口语交际的训练效果。
        2.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魏书生先生告诉我们:“只有用民主的方法,使师生之间获得最大限度的相互理解与支持,造成一种民主的氛围,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佳选择。”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教师在课堂上营造的是一种和谐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种自由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励学会大胆与人交际,从范围来说是全员;从时间来说是全程;从形式上来说是听、想、说多样。使学生始终在富有个性的积极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二)联系生活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仅依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尝到的口语交际知识,积极主动地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又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因此,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巧搭口语交际的“舞台”,创设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舞台”中观察、表达,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练习2的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让学生把朋友带到自己家中,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的年龄、家庭住址、兴趣爱好、学习、特长等情况,通过这种生活实践式的说话训练,让我真正看到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让他们学会了在生活中交际。
        (三)走向社会,挖掘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生活,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重新整合、挖掘,找准找好学生乐于参与有话可说的话题。例如,春天刚来时,我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春姑娘到来的脚步,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暑假里,很多孩子都会和父母外出旅行,新学期伊始,我会组织他们谈谈自己的假期见闻,旅行收获。秋天到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集各种各样的落叶,制作成书签或贺卡,然后说说制作的过程,遇到了什么难处?怎么解决的?准备寄给谁?……由于学生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因此交流时兴趣浓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精彩的口语交际训练。
        总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是一个新事物,就像春天一样鲜活,就像原野一样蕴藏丰富,还有待于我们教师一起来研究、探索,一起开创小学口语教学万紫千红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陆丹.试分析小学语文教育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8).
[2]李静.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之我见[J].引文版:社会科学,201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