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2期   作者:杨晓蓉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人才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人才具有崇高的思想品质。“德才兼备”是当前教育工程的重点工作。汉语是我国的国语,这主要由语文教学工作完成。而语文教学在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措施。

杨晓蓉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二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人才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人才具有崇高的思想品质。“德才兼备”是当前教育工程的重点工作。汉语是我国的国语,这主要由语文教学工作完成。而语文教学在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语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16-0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而且要育人。这是我国文化教育的一个传统。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是思想政治教育削弱了。因此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语文这一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它既有思想性,又富形象性,文道结合,易于感染教育学生。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呢?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意识是人们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优劣性的一个综合的判断和评价,它是人们对于国体的一种共同性的认知。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形成共同的国家和社会认知,维护国家的安定和团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社会各种自由思潮泛滥,人们对于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的认知,在这些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必然会存在着片面的、不足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和认识,它们对于尚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而言,极易形成影响,诱导其产生出错误的思想政治意识,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因而,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在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帮助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获得更高的教育水准。
        二、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从教材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熟知其教育理念
        纵观各阶段、各版本的中袖语文教材,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普遍存在。教师在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时,从语文特点出发,将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教育内容挖掘出来,适时、适量,采用恰当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华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并适时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中,仔细品味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学生通过全方位思考,通过欣赏美文,理解其中的政治意义,达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教学时,教者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标签贴在学生身上,只能顺着他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在潜移默化中给予熏陶,让它融入学生心中。可见,语文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可以逐一渗透。



        (二)在写作训练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学生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途径。教师在为学生布置写作题目、指导评论其写作水平时,可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比如:可以为学生布置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写作题目:如《思想的力量》、《政治的魅力》等,以此提高其思想认识,进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了,相应的社会认识能力也会提高。其次,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尝试着写读书笔记、影评等各种形式的写作,这样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就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将写作训练与其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有机融合在一起,让语文作文的写作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交流的平台,作文指导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得益彰。其次,从语文写作角度本身而言,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写作技巧表达自己内心思想、情感的过程。虽然有些学生不太习惯以这样的方式主动地表达自己,但是在教师的硬性要求下,他们会慢慢打开紧闭的内心世界,通过写作学生慢慢地学会了深入思考,同时,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可以合理引导其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这是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机会。
        (三)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的语文教学对象是一群富有创造精神、积极进取,可塑性大,适应性的青年学生,但他们同时不同程度地受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所以他们不可能像过去的学生那样容易接受课文中提出的所有观点,甚至对一些一直被认为是“真理”的某些论点,他们也要重新加以审视。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联系发生在同学身边的一些具体事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篇课文,记叙的是60年代初为救61个阶级兄弟而展开的一场紧张的战斗,时间距今已经几十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培养学生互助互爱、舍己为人的优良品质,结合课堂教学,可以例举今年的抗疫英雄的事迹,又例举了发生在同学间的一些好人好事,这些具体生动的事例有力地说明了在我们社会中“一人有难,万人相助;一处困难,八方支援”的良好风尚,从而在思想上激起了学生的共鸣,并培养了他们的良好品格。
        (四)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以活动为形式整合知识与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如“点亮爱心奉献青春——为‘空巢老人’服务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通过搜集资料、撰写倡议书、探访、撰写总结、展示成果等完整的体验式实践,理解“爱”与“责任”,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将其内化,形成具有个人特色却又符合社会标准的思想观念,主动承担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责任,将爱传递下去。
        结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语文教材主要是文质兼美的古今作品,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地领会这一点,把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好,要达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如.合理“补白”深度感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补白”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03):6-7.
[2]李赞.“学会思维”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刍议[J].知识窗(教师版), 2020(12):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